首页 > 1-3岁 > 幼儿教育 > 为什么孩子这么小就学会了用拳头说话?怎么引导?

为什么孩子这么小就学会了用拳头说话?怎么引导?

来源:亲亲育儿家    阅读: 2.7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孩子爱打人,常常让父母们感觉无奈和不安。

爸爸妈妈总是不自觉地担心:孩子是不是有暴力倾向、伤到别人家孩子怎么办、孩子会不会因为打人被孤立、其他家长会不会指责自己没教好孩子……

其实,每个孩子小时候基本上都会经历打人这件事。

父母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孩子这么小就学会了用拳头说话?

自我意识的发展

3岁前的孩子,在心智发展的过程中出现打人行为是十分正常的,不带有成人眼中的“暴力”成分。

比如1岁左右的孩子,与其说他们在打人,不如说他们在用肢体动作进行正常的学习和探索。

2、3岁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萌发,这一时期,他们都以自我为中心,不合意的、不喜欢的都可能用“打”这种方式来表达。

比如“我的玩具被拿走,抢回来”,是一种本能反应。

语言表达不成熟

3岁左右的宝宝,语言表达还不成熟,不能很好地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和要求,情急之下,可能就直接用拳头说话,比如打、踢、咬等等。

有的孩子为了引起父母或者小伙伴的关注,渴望和对方建立联系,又不知道如何表达,于是选择了动手。

在他们看来,动手”是最直接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在不高兴或很沮丧的时候,也会出现攻击性的行为,把打人作为一种宣泄情绪的方式。

环境影响

有的孩子出现打人行为,很可能是从身边的环境中模仿而来的。

动画中暴力、打斗场面的情节电视剧中的暴力场面,孩子看到很容易跟着学。

除此之外,父母不良的言行对孩子也会产生影响。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听话就打骂,简单粗暴的行为被孩子模仿。

在暴力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往往也会学着使用暴力,并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断地去强化。

总体来说,小孩子打人,大部分都属于孩子心智发展过程中的正常行为,但是打人终究是一种不好的行为,父母需要对孩子的行为做正确的引导。

为什么孩子这么小就学会了用拳头说话?怎么引导?

▌分清情况再介入

孩子们之间的小摩擦是他们独特的交往方式,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的经历。

作为大人, 我们要做的就是耐心观察,再确定是否需要介入,比如孩子之间,是正常的碰撞摩擦还是故意为之的攻击行为。

正常的小打小闹,孩子完全可以自己解决,他们有自己的处理方式。你会发现,前一秒他们还在打架,下一秒就互相道歉。

▌立好规矩,明确立场

当孩子出现明显的攻击行为,父母就不能坐视不管。

孩子打人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大人的默许。有的孩子,连老人都敢打,但爷爷奶奶们不当一回事,由着孩子。

当孩子故意打人,不管是打家人还是其他孩子,最关键的是父母的态度和及时干预,如果一开始,大人没有制止或一笑了之,孩子就意识不到这种行为是不对的。

所以孩子出现攻击行为,第一时间予以制止,一定要让孩子明白,这种攻击行为都是不被接受的。

▌帮助孩子认识情绪

孩子出现打人的行为后,家长别急着发火,帮助孩子认清自己的情绪,如“宝宝生气了是不是?”当父母认同孩子的情绪,孩子才能感受到被父母接纳,更能冷静下来。

安抚完孩子情绪之后,再进行适当的教育,并且教给孩子正确的情绪宣泄方式。

日常生活中,父母不妨给孩子读读情绪管理类的绘本,帮助孩子与各种情绪相处,比如《菲菲生气了》、《我变成一只喷火龙了》、《生气汤》等,有时候,绘本故事会比父母的说教更具有说服力。

▌事后道歉

等孩子情绪平复后,请记得带着孩子跟对方道歉,即使是孩子的爷爷奶奶这样最亲近的人。

这种小小的仪式感非常重要,不仅为了得到别人的原谅,也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懂得友好表达。

如果孩子已经知道错了,父母记得鼓励和肯定孩子,尽量淡化孩子的错误行为,积极鼓励正面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