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3岁 > 幼儿教育 > 孩子在不同场合说话声音的大小,体现的是什么?

孩子在不同场合说话声音的大小,体现的是什么?

来源:亲亲育儿家    阅读: 2.7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孩子说话声音大小和教养有什么关系?要知道孩子在不同场合孩子说话声音的大小,能体现出教养,也能体现出父母教育孩子的水平。

美国人对于“嗓门”是非常介意的。在安静的图书馆、咖啡店、或是学习的地方,无论大人小孩,都专注于自己手中的事物。若有人弄出一点声响,常常会满脸愧疚地对旁边人示意抱歉。今天小杨老师就来跟大家谈谈“嗓门”这个问题。在开始之前,先跟大家分享两个故事。

故事一

我曾经有一个嗓门特别大的学生,他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常常大吼大叫,音量惊人。我曾数次跟他讨论他讲话音量的问题。他耸耸肩对我说:“我天生嗓门大,我控制不了。”然而,从跟他妈妈的聊天中得知,他父母离异,他每次从爸爸那里回来,音量会提高一个八度,因为他同父异母的哥哥们带他玩视频时,常常会激动地大叫,大到能把屋顶掀翻。

孩子在不同场合说话声音的大小,体现的是什么?

所以他真的就没有办法改变了吗?

在和他的妈妈商讨之后,我们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每天我会根据他在学校的表现打分,他必须获得足够多的分数,才有资格去参加放学后的课后篮球小组。

反之如果没有获得足够的分数的话,他就只能坐在场地旁边眼巴巴看其他人玩篮球了。其实对孩子们和对待成人没有什么不同,都需要对症下药,不让他打篮球就像是割了他的心头肉一样。

从那以后,他竟然再也没有用过他那“天生的大嗓门”。我有一次还打趣他:“所以说,人的基因是可以改变的吗?”他不好意思地笑笑。

故事二

我的班上有一名混血学生,堪称古典美淑女的典范。从她的妈妈举手投足可以窥探出,她的女儿是一位家教良好的小女孩。她在二年级的时候曾经没有来学校上学,当时妈妈的理由是觉得当年的班级太混乱,想要用家教(homeschool)一年的时间,把她培养成一位知书达理的有修养的孩子。

虽然我并不倡导这种方法,但是她的确成为了妈妈心中喜欢的样子。她讲话时轻声细语,坐姿端正,热情助人。从她温柔的声音里面,我常常能感受到一种“女子的美好”。

她永远是这么轻声吗?也不是,在做演讲的时候,在游戏时间,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她的音量都会适当调整成在那个时间的最佳状态。没错,才三年级的她,已经非常了解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声音了。

在美国小学,训练孩子的音量大小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有一个好用的教室专用音量测试app推荐给大家:Too Noisy。

这个app可以实时监控教室的音量,并且用一种好玩的形式打分。我把屏幕投影到投影仪上,小朋友可以时刻了解自己的声音动态,也会相互提醒:“嘘,小声点!”

如果太吵了,立马会变成哭的样子

另外,美国小学教室常常会贴着一张音量表,让孩子了解在不同的场合需要调整自己的声音音量。开学之初,老师就会训练孩子的音量,并且用数字标注不同的程度。下面这位老师把声音分为五层——不讲话、耳语、说话的声音、大声演讲、户外大叫。

孩子在不同场合说话声音的大小,体现的是什么? 第2张

有的老师还把它设计成丛林主题的——耳语时像小蛇一样嘶嘶嘶,演讲时像狮子一样大声讲话,在户外时像猩猩一样自由自在地唱歌!

孩子在不同场合说话声音的大小,体现的是什么? 第3张

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也可以做不同的调整。实物图片能让孩子更直观地感受到音量的变化。

有朋友会问到,给每个音量标数字有什么用法呢?我的用法是,在不同的场合,我会竖起不同的手指,用手势提醒他们此刻应该注意的音量。

例如我带小朋友排队去电脑教室,我会用手指标识出“1”的手势,告诉他们现在应该安静地走过去,因为大声说话会影响其他教室里在学习的孩子。下面具体看看每种音量的用法。

1.安静

安静的情况适用于:考试、自己独立学习、默读等等。此时的孩子需要给自己和他人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氛围。同样,在家时如果父母遇上重要的电话,也需要孩子保持“1”的声音。

2.耳语

耳语的情况适用于:两人讨论或悄悄耳语。此刻的声音应该只有彼此能听到,既能让对方听见,又不会影响其他组的人。

3. 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耳语的情况适用于:可以稍微大声这样能让坐在对面的孩子听到,但也不可以影响其他组的孩子。但是一般来说,小组讨论到激烈的时候总有孩子大叫,此时应该提醒他们:嘘,现在是小组讨论时间!

4. 演讲

演讲的声音应该自信而洪亮有力。我在演讲的时候常常站在教室的最后面,并且提醒他们——如果我听不到,就说明你的声音不够大哦!

5. 户外

户外是孩子们释放精力的地方。此刻的孩子可以无拘无束,尽情奔跑尖叫!大声尖叫和玩耍可以让孩子释放精力,等回归课堂的时候反而更能集中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