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宝护理 > 宝宝呵护 > 宝宝咳嗽发烧,嗓子发炎,到底有必要打吊瓶吗?

宝宝咳嗽发烧,嗓子发炎,到底有必要打吊瓶吗?

来源:亲亲育儿家    阅读: 1.1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宝宝咳嗽发烧,嗓子发炎,到底有必要打吊瓶吗?看着宝宝生病的样子,宝妈都心疼不已,最近国内好像流感很严重,关于宝宝咳嗽发烧的事情,大家都很纠结要不要带宝宝去医院,去吧,排队遭罪不说,动不动就打针,抗生素咣咣的就扎下去真吓人,不去吧,又怕真的感染炎症耽误了治疗怎么办。

宝宝的免疫系统需要生病才能建立起来,生病是个自然的过程,尽量不要药物干预,相信大多数家长也是同意的,但是大家依然会很担心炎症的问题,医生既然说是炎症要打针,家长很难拒绝。而美国医生从来不给验血不给打针,橙子也曾经很困惑。

然后今天我就特意打电话回国内问了我家老爹,彻底问清楚这件事,他可是正牌专业医生哦,托他老人家的福,虽然我小时候很爱生病发烧,但是基本没去过医院,他坐门诊也有十几年,知识和经验应该是靠谱的。

嗓子发炎到底是什么鬼

其实就是流感病毒,感冒的学名就叫做“由感冒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什么发烧咳嗽流鼻涕嗓子痛,乃至并发的病毒性支气管炎和肺炎,其实都是身体对于流感病毒的反应,并且有几种流感病毒确实是很厉害,也是有一定致死率的,譬如猪流感禽流感之类的。患上流感固然很痛苦,但是打抗生素确实是不对症的,打了也没没效果。

很遗憾,对于病毒,人类除了研制疫苗和尽量控制病毒传播,基本没有其他更有效的办法,医疗处置最多就是尽量保证液体摄入,物理或药物降低体温,让病人保证生命体征,然后靠自身免疫力扛过来。

白细胞高的问题

白细胞分好多种,其中一种叫做线粒体细胞,过高代表是细菌感染;另一种叫做淋巴细胞,这种过高又代表是病毒感染,所以单纯说白细胞过高,是判断不出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的,白细胞一过高就打抗生素是非常草率不负责任的,而且两岁岁以下的宝宝,健康状态白细胞数量就要比成人高很多,6个月至两岁可达到10000到12000单位,新生儿可以达到15000-20000。而健康成人只有4000-10000,有些小门诊如果拿这个数字忽悠你,千万别被吓着。

宝宝咳嗽发烧,嗓子发炎,到底有必要打吊瓶吗?

关于肺炎

无论是细菌性肺炎还是病毒性肺炎,判断标准不是有没有痰,也不是咳嗽的厉不厉害(有些肺炎甚至完全不咳嗽),更不是白细胞高不高,而是看x光片是否有阴影和听肺音,拍片是需要专业仪器,听肺音自己在家听就可以了,把耳朵贴着孩子的胸部和背部(当然如果你有听诊器就更好了),仔细的听,当孩子呼吸的时候,如果只是像鼓风机一样的气流的声音,就啥事都没有。

真的肺炎的话,呼吸的时候会有很明显的水泡音,咕噜咕噜的像冒水泡一样,你可以听一听健康人的肺音做对比。判断肺炎就是这么简单,美国的医生就是用听诊器听一听,其实不需要验血。

有一次我家妹妹重感冒咳嗽得非常严重,是痰很多的那种咳嗽,而且咳半天停不下来,去医院医生只是非常仔细的听了一下肺部,依然确定并没有肺部感染。

就算真的是肺炎,也要搞清楚到底是细菌性的还是病毒性的。如果是感冒严重引起的肺炎,基本就是病毒性的,依然不是打了抗生素就能好的。

支气管炎毛细气管炎

也没有多么可怕,同样80%以上都是感冒病毒引起的,病程之后都可以不药自愈,可以仔细的观察宝宝呼吸,呼吸顺畅就完全没问题,如果觉得宝宝有呼吸困难的症状,还是需要就医的,病毒性支气管炎或毛细支气管炎的依然不需要上抗生素,只是需要些扩张的药物帮助宝宝呼吸顺畅。

细菌感染的呼吸道炎症

即便你家宝宝确诊真的是细菌感染的呼吸道炎症(其实很少见),也完全不必打打针,口服抗生素的效果和打吊瓶是一样的,唯一的缺点只是药效比打针慢了一个小时左右,但是口服药可以每六个小时服一次,维持血液的药物含量在比较高的水平,但如果是打吊瓶,一天顶多打一两次,血液的药物浓度保持度反而不好。所以在美国,医生开抗生素都是开口服药,不是要命的急症根本不打吊瓶,导致美国几乎所有护士扎针的技术都极其差劲。

关于早产儿

如果你的宝宝不是32周以内的早产儿,或者有什么先天疾病,慢性肺炎之类的,无论是普通感冒还是比较严重的会高烧的流感,都是可以靠宝宝自身免疫力扛过去的,只是因为免疫力强弱不同,病程长短会不同。我家大宝毛头,一岁多的时候生一场普通感冒,就算不发烧,要想好利索至少半个月,现在快五岁了,就算严重的流感,最多四五天就过去了,这也是他的免疫系统变强大的标志。

冬季流感高发,希望广大家长们,娃儿得病了淡定淡定再淡定,不要轻易去医院,不但折腾宝宝影响休息,而且医院病人很多,容易导致交叉感染。在家注意观察,只要没有高烧不退(38度以上无法降温超过48小时,或者达到40度高烧),脱水(24小时无尿),呼吸急促,抽搐,昏厥这些症状,就问题不大,给宝宝一周时间,他会好起来的。

宝宝呵护
生活护理
急救措施
体检免疫
母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