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宝护理 > 宝宝呵护 > 新生儿偏方降烧喝银镯水致死| 50个错误育儿法转给家人看

新生儿偏方降烧喝银镯水致死| 50个错误育儿法转给家人看

来源:亲亲育儿家    阅读: 1.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50个错误民间育儿法,有的会致命!看完,小编真是吓到,有的自己也做过。

新生儿偏方降烧喝银镯水致死| 50个错误育儿法转给家人看

两个真实的故事。

小军军出生后就成了一家老小的宝贝,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眼看快要满月了,小军军却发烧了,这可急坏了一家人。去医院看病?家里立刻有人反对:网上说新生儿最好不要吃药。于是,一家人就按网上传授的偏方,找来一对银手镯,煮水给小军军喝,又泡了些珍珠粉给小军军“压惊”,还用酒精擦身降温,整整折腾了一夜。

但小军军的高烧没有退,最高的时候达到了39℃,到第二天凌晨3点开始哭个不停,身上冒出很多红疹,密密麻麻的看上去很吓人。但家里人想再观察一下,就没去医院。到了早晨7点左右,小军军的哭声渐渐弱了,出现嗜睡症状,连奶都不喝,一家人才急了,他们坐着大巴辗转2个小时送孩子到福州一所医院。

可惜已经晚了。到医生面前时,小军军已经面色青灰、四肢冰凉,没有心跳,也没有呼吸。医生赶紧做了几分钟的胸外按压,但小军军一点反应都没有。医生揭开衣服细看,小军军身上已有尸斑,宣布孩子已经死亡,“早点就医,也许还有救!”一家人无法接受这一事实,哭瘫在了地上……(海峡都市报)

1岁多的帅帅不知道怎么回事,手心摸上去应该是发烧了。咋办呢?老人们常说:孩子发烧了很怕冷,手脚摸着冰凉,千万别再受寒了。还有人说,发烧了给孩子穿厚点、盖厚点,把汗捂出来,烧就退下去了。所以,家里人赶紧给孩子退烧,盖上两层大棉被“捂汗”。

可是,帅帅的体温不但没有降下来,还很快蹿到了39.8℃!家里人忙送帅帅去医院,路上还不忘给孩子裹了五层衣裤!

刚到医院,帅帅就出状况了:眼睛翻白眼,口唇发绀紫,喊他的名字也没一点反应!医生赶紧给帅帅做吸氧、散热处理,体温才慢慢降了下来。

这种新闻看了真的很痛心,这都什么时代了,这些家长怎么还听信偏方、不相信科学呢?酿出大祸,孩子多可怜,家长自己这一辈子该多愧疚!

民间的错误育儿法还有很多,这里举50个最常见的奇葩说,转给家人看看!

五官

1、剃胎发,让头发更多

点评:头发稀疏还是浓密,和皮肤里的毛囊(产生毛发的细胞)数量有关的,宝宝出生时会带有所有的毛囊,不会因为剃了头发而增多,但有可能因为营养不良而减少。另外,宝宝皮肤娇嫩,剃胎发容易让宝宝头部皮肤失去保护,损伤毛囊反而影响头发生长。如果一定要剃的话,平时注意给宝宝头部防晒,最好留下头顶一圈头发保护囟门。

2、刮眉毛,让眉毛浓黑

点评:和胎发一样,眉毛部分不会因为剃毛而增加毛囊数量。3~6个月正好是毛发自然脱落,宝宝眉毛最少,等到2岁就有“眉形”了。如果不小心刮伤毛囊,或者刮破皮肤导致感染结疤,还可能改变眉型,或让眉毛缺少一块。

3、捏鼻梁,使鼻子变挺

点评:孩子的鼻子高挺还是扁平,也是DNA决定的!还没有科学依据证实,经常捏提鼻梁骨,可以让鼻子变挺。而且,宝宝鼻腔黏膜娇嫩,用力捏鼻梁,容易损伤鼻内的黏膜和血管,导致病原体入侵。

4、剪睫毛,使睫毛变长

点评:睫毛的长短、粗细、漂亮与否,与遗传和营养有关,和剪睫毛没有关系。剪睫毛这种活儿,容易伤到宝宝,剪了后眼睛也失去了睫毛的保护。有些宝宝可能有倒睫(睫毛扎眼睛)情况,家长也不要自己给宝宝剪睫毛,因为倒睫只是暂时的,会自然消失。如果真影响到孩子的眼睛,应该去医院诊治。

5、捋耳朵,使耳廓更圆润

点评:这种做法不会对耳朵形状产生作用。大多数小婴儿的耳朵都处于一种没长开的状态。但随着孩子身体的发育,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耳朵会越长越有型。而这个过程受遗传和饮食、运动等有关。还有些家长不想让孩子长招风耳,就经常把孩子的耳朵向后压,其实并不管用,主要是遗传因素。

6、母乳抹脸,让皮肤嫩白

点评:母乳营养丰富并有一定杀毒作用,偶尔可以用母乳擦一下脸,但如果长期擦在宝宝皮肤上,容易滋生细菌,从毛孔侵入后,会导致宝宝脸上大片红晕,严重的甚至长出小脓包。

骨骼

7、睡硬枕,让头型更圆

点评:你错怪枕头了。决定宝宝头型的是遗传和睡姿,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就调整一下宝宝睡觉时头的朝向。3个月以内的宝宝甚至不需要用枕头,背和后脑勺在同一个平面上,颈、背部的肌肉才能自然松弛。如果长期给睡硬枕头,因为宝宝颅骨软,前后囟门没闭合呢,容易让头颅变形,还可能变成大小脸。

8、蜡烛包,让双腿更直长

点评:宝宝的膝盖总是弯曲的,所以双腿会像青蛙一样弯曲的,只有在睡觉的时候,宝宝偶尔会把腿拉直,不过马上又会恢复弯曲。有的地方却认为绑过腿的宝宝长大后腿才会又直又长,要给宝宝打蜡烛包。不要给宝宝上蜡烛包或者用襁褓裹得太紧,把腿拉得太直,会影响宝宝髋关节的发育,宝宝也容易哭闹、情绪烦躁。

9、折足弓,不让得平板脚

点评:看到宝宝时平足不要惊讶,刚出生的宝宝都是平脚板, 2岁以后才会慢慢长出足弓。如果你发现宝宝的足弓像大人一样弓着,需要告诉医生,检查宝宝的神经或肌肉组织。

喂养(重灾区)

10、奶水太稀,宝宝吃不饱

点评:我们看到奶水清淡,都是孩子的“前奶“,主要是水分,给宝宝解渴用的。宝宝越吃,母乳越浓,到最后,会分泌奶油样的“后奶”,给宝宝解饿的。母乳妈妈经常被质疑奶少,其实,只要孩子发育正常、情绪良好,就不用担心孩子吃不饱。

11、母乳6个月以后就没营养

点评:母乳是一种“智能食品”,会自动调节分泌的量和成分,满足宝宝不同时期的需求。6个月以后添加辅食,但还是以母乳为主,不用担心营养不足而断奶。至少母乳喂养到宝宝1周岁,最好喂到2岁,再久点就不说了,知道你也坚持不了:P

12、给纯母乳宝宝喂水

点评: 母乳中80%以上是水,只要观察婴儿(在非吃药状况下)排尿为无色透明或微黄,就说明体内水分充足。在添加辅食阶段之前,不用给纯母乳宝宝喝水,否则会增加肾脏负担,也会影垧宝宝的吃奶量。大约要等到10个月左右,母乳宝宝可以自行喝水。

13、总认为孩子吃不饱,一哭就喂奶

点评:孩子的哭是有很多种原因的,可能是冷了、热了、拉大便了、困了、不舒服了,不定是饿了。应该恨据宝宝月份大小和日常食量,有规律的喂奶。如果一哭就喂,长期如此,宝宝的胃很容易被撑大,为以后的肥胖症埋下隐患。

14、吃奶粉的孩子长得快

点评:母乳能够满足宝宝每一阶段生长发育的需求,宝宝也不容易吃过量。吃奶粉的孩子更容易胖,因为奶粉中有数倍于母乳的脂肪和蛋白质,是宝宝不需要的,而且会造成体重过量,给将来的健康埋下隐患。

15、怕不消化,就一直喂粥

点评:给宝宝的食物里面如果一点硬点的食物都没有,会让宝宝的消化能力“停滞不前”,不能发展。同时,口腔缺乏咀嚼和吞咽练习,可能影响宝宝口腔发育和面部肌肉发育,影响颜值!

给宝宝添加辅食可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逐步添加米粉、粥、果蔬、肉类,让营养更均衡,不要在某个环节上停滞不前。

16、过早添加辅食

点评:纯母乳的宝宝满6个月之前只需母乳嚷养,不必添加任何辅助食品。母乳能够在六个月以内满足婴儿的全部需要。提前添加辅食,不但无助于事,反而会给孩子造成过重的肾负荷,并破坏孩子对母乳的吸收,适得其反。

17、超过1岁也要喂饭

点评:宝宝吃饭时,自己动手自己动嘴,手和口都得到良好的刺激,对于宝宝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能力都有很大影响。如果怕宝宝弄脏就不让学习自己吃,会妨碍宝宝发展进食的技能,也让宝宝学习进食的积极性受挫,抑制他的主动性和好奇心。

详细的教宝宝自己吃饭的攻略请戳孕事原创《你愿意让孩子6岁带保姆剥鸡蛋,还是1岁就学会自己吃饭?》

18、坚决不用安抚奶嘴

点评:如果宝宝频繁吃手,建议使用安抚奶嘴,因为:①吸吮安抚奶嘴,可有效避免今后牙齿变形,因为安抚奶嘴外面的圆片有效抵抗并缓解吸吮带来的向内的吸力;②吸吮手指会比吸吮安抚奶嘴更难戒。

19、一出生就喂糖水

点评:新生儿的味蕾异常敏感,糖水、盐都属于强刺激物,可能严重损坏宝宝的味蕾,导致宝宝不爱喝白开水。如果不小心掉这个坑里了,那就做好今后几年可能绞尽脑汁让宝宝好好喝水的准备吧。

20、6个月前就喂果汁

点评:在6个月以前,不要给宝宝喂果汁。因为果汁中含有不能被吸收的糖,大量喂果汁会让宝宝的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变稀,并容易引发尿布疹。

21、一岁内加盐

点评:宝宝味蕾非常敏感,盐属于强刺激物,可能严重损坏宝宝的味蕾,导致宝宝吃饭挑食重口味。一岁前都不要给婴儿吃刺激性的食物。

22、嘴对嘴喂食

点评:对喂宝宝的食物.家长一定不要用唾液接触。嘴对嘴给宝宝喂直.容易让宝宝感染幽门螺杆菌,引起宝宝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甚至会导致宝宝生长发育迟缓。

23、随意喂宝宝吃东西

危害:①异物卡喉:幼儿吞咽反射发育还不完善,一旦发生异物卡喉窒息,可在几分钟内造成大脑不可逆损伤,甚至死亡;②引起过敏:花生、核桃等坚果和水产品等是常见的过敏原。因此,给小宝宝喂食要选容易咀嚼吞咽、不容易致敏的食物。

24、逗孩子喝酒

点评:让婴幼儿远离酒精。儿童肝脏发育和代谢功能还不完善,即使是度数较低的酒,酒精也容易淤积在体内引起中毒。一旦过量,宝宝可能出现昏迷等重症,严重会影响脑部发育。

25、吃东西时逗孩子

点评:给孩子喂食应该让其保持平静、专注。进食时逗孩子,孩子大叫或大笑,随后一次深吸气,饭粒等食物就会随气流而被吸入气管内,引起呼吸道梗阻,甚至呼吸困难、窒息。

26、用纯净水冲奶粉更健康

点评:纯净水除去了各种常量元素和大部分的微量元素,长期饮用会造成孩子营养素摄入量不足。使用自来水烧开冷却到合适温度冲奶。

27、用矿泉水冲奶粉重健康

矿泉水中含有的营养素又过多,长期饮用会造成孩子某种元素摄入过多。使用自来水烧开冷却到合适温度冲奶。

睡眠

28、经常摇晃着哄睡

点评:婴儿困时其实会自己入睡,只是大人为了控制孩子的入睡和睡觉时间而人为干预,造成有些孩子依赖大人的干预睡觉方式。摇晃睡觉确实对婴儿没有好处。如果孩子已经习惯摇晃哄睡,要逐渐减少哄睡时摇晃的幅度,到非摇晃搂抱哄睡,再到搂抱入睡,大人手摸着入睡,最后到孩子自行入睡。逐渐过度,养成自主入睡习惯。

29、婴儿白天睡觉也拉窗帘

点评:多家长从月子里开始,白天也会拉上卧室的窗帘,来保证该子有个完全黑暗环境,提高睡眠质量,但在新生儿阶段,这样做反而可能不利于建立宝宝昼夜周期。对于半岁以内的小孩,白天尽量不要拉上窗帘,晚上则尽量保持黑暗和安静。

30、打呼噜说明宝宝唾得香

点评:宝宝偶尔打鼾、张嘴呼吸可能是由鼻塞感冒引起的,但如果宝宝经常打鼾,可能是由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或其他原因,影响了鼻咽部通气造成的,最好及时去医院检查。

31、晚上叫醒宝宝喂奶

点评:许多爸爸妈妈担心宝宝饿,经常在夜里把宝宝叫醒喂奶。频繁半夜叫醒宝宝,很容易打乱宝宝的睡眠规律,大人也睡不好觉。

32、晚上叫醒宝宝把尿

有的家长怕孩子尿床,半夜叫醒孩子小便,对宝宝的睡眠习惯影响不好。晚上使用纸尿裤入睡,大人孩子都能睡好。

行动

33、过早让宝宝学坐

点评:宝宝天生头大身子小,每个宝宝必须经过足够的俯趴和爬行,颈部和背部肌肉和骨骼才能支撑他那颗大脑袋。从小应鼓励孩子醒着多趴,锻炼其颈部和背部肌肉,抬头、爬、坐、站、走都是水到渠成的事。因为过早学坐而导致弯腰驼背、脊椎变形的宝宝数不胜数。

34、把尿比穿纸尿裤好

点评:宝宝要能独立大小便,需要感知能力、肌肉控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手眼配合等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行。在此之前把尿,并不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主排尿功能。而且太早把尿,还可能造成肛脱、肛裂、尿频。婴儿可以穿纸尿裤,一岁以前不要把屎,大一点可以进行坐便训练。

35、过早竖着抱

点评:婴儿在六个月内不鼓励竖抱,过早竖抱,不利于脊柱发育,可让婴儿趴着。横抱看到的是天花板,竖抱可以看到周围的环境,要求竖抱是聪明的表现,但不能过度。可让婴儿趴着,既可以看到周围环境,又可以锻炼腰背肌肉。

36、过早学走路

点评:让孩子过早学走路,会造成孩子骨骼发育异常,形成O型腿。应该让孩子在顺其自然的环境中学会走路。一般来说,宝宝2~3个月会抬头,6~7个月会独坐,8~9个月会爬行,10~11个月学会站立,12~16个月才会走路。

37、过早使用学步车

点评:学步车会阻碍臀肌的发展,加上大多数宝宝使用学步车时,是以垫脚尖方式行走、站立,自然无法学会将脚放平来支撑身体。

38、绝对不给宝宝开空调

点评:夏天气候炎热,儿童的身体对于温度的适应性较差,高温很容易造成中暑、脱水甚至猝死。还可能刺激儿童呼吸道,引发哮喘,或导致痱子、湿疹这些皮肤炎症。孩子可以合理用空调。但使用前,一定要清洗空调滤网,可以将空调的温度维持在26℃左右,且排风口不要直接对着孩子吹。

39、抱着孩子坐汽车

点评:汽车时速在50公里时发生碰撞, 一名体重10公斤的小孩瞬间会产生300公斤左右的冲击力。这种情况下,一般没有人能抱住孩子,如果头部发生碰撞,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带孩子坐车时,一定要使用安全座椅。

游戏

40、过分逗宝宝笑

点评:逗笑应该适可而止。宝宝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如果逗得笑声不绝,会造成瞬间窒息、缺氧,引起暂时性脑缺血,有损脑功能,还可能引起口吃。

41、嬉戏时摇晃和高抛宝宝

点评:宝宝的头部体积和重量占全身的比重较大,但颈部肌肉对头部的支撑力很弱,剧烈摇晃和高抛很容易引起幼儿脑震荡,甚至会使视网膜毛细血管充血,导致视网膜脱落。轻轻摇晃孩子并没有问题,不过一定要用手掌托住孩子的颈部。

42、随便亲吻宝宝

点评:与宝宝亲密接触时请确保大人的卫生和健康。随便亲吻宝宝的危害:①传染疾病:感冒、患口腔疾病或肝炎、结核等传染疾病的人亲孩子,很容易导致孩子得病;②造成皮炎:成人脸上的化妆品、口红大部分含香料和各种化学物质,直接与孩子接触,会伤害孩子稚嫩的皮肤。

疾病

43、孩子发烧手冰冷要多穿

孩子发高烧会让肢体循环变差,是容易可能出现头部烫、手脚冰的情况,但这不表示孩子冷,不要盲目加衣服。宝宝发烧超过38℃后,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以“自然散热”为目的,少穿衣服、少盖被子,多喝温水,洗温水浴,或用温热的毛巾给孩子擦拭身体。如果体温上升过快,可以少量、适当使用冰敷,在孩子头部或大血管位置冷敷或冰敷。

44、用酒精给孩子擦身降温

孩子皮肤非常幼嫩,很容易吸收甲醇,而这种物质对脑部神经系统的危害可以说是致命的,即使是医用酒精或白酒擦浴,依然可能导致孩子酒精中毒。

45、捂汗能退烧

儿童汗腺不发达,“捂汗”不仅达不到“发汗”的作用,而且往往越捂体温越高,容易造成“捂热综合征”,出现体温升高、面色苍白、反应低下、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症状,还容易诱发高热惊厥,严重的甚至导致死亡。

46、靠手温判断冷不冷,怕孩子着凉捂得严严实实

孩子手脚体温低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只是因为孩子本身心脏力量弱,血压低所导致的,和孩子冷不冷没有直接关系。捂得太厉害,反而使孩子烦躁,睡不安稳,还可能捂出痱子、湿疹。

了解孩子的冷热情况,应该孩子的后背或者前胸这些躯干部位:温热但没出汗,就是最恰当的。

47、孩子发烧就在家里观察,不要轻易去医院

点评:宝宝如果发烧38.5℃以上而且12个小时没退烧,伴随下面这些情况:呼吸急促、手脚冰冷、抽搐、精神倦怠、肢体抖动、呕吐、皮肤苍白或紫绀、意识不清、喂养困难、尿量减少等,则要果断就医。如果你对情况判断没有把握,或者宝宝没满3个月出现发烧,去医院!

48、喝葡萄糖水去黄疸

点评:出现婴儿母乳性黄疸,应该多喂奶,多晒太阳,让黄疸自行代谢,如果还是很严重需及时就医。通过增加喂养量,致使排便量增加,进而达到降低黄疸的效果。而葡萄糖的吸收过程只增加血中葡萄糖含量,使体内的能量供给维持在一定范围,不会增加排便量,因此不利新生儿黄疸。

49、动不动就朴钙

点评:出汗多——缺钙,枕秃——缺钙,头型不好看——缺钙,半夜哭——缺钙,走路晚——缺钙,不爱吃饭——缺钙…其实,出汗多最大可能是给孩子捂太多了;枕秃大部分孩子都会有,如果过早使用枕头或者床品选择不好更明显。0~6个月无论是母乳、配方奶还是混合喂养的宝宝,只要奶量喝够,钙都是充足的。6个月后,如果宝宝饮食平衡,就没可能缺钙,

50、只有冬天出生的母乳宝宝才需要补充维生素D

点评: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并不高。因此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如果没有适度的阳光照射,很容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而引起的一些疾病。所以,在婴儿出生后不久即应开始扑充维生素D。


宝宝呵护
生活护理
急救措施
体检免疫
母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