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宝护理 > 母婴资讯 > 孩子吃手指立马去制止?其实不一定全是坏处,主要还得看孩子年纪

孩子吃手指立马去制止?其实不一定全是坏处,主要还得看孩子年纪

来源:亲亲育儿家    阅读: 2.18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意识到孩子吃手其实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种非常自然的行为,所以渐渐也就不再像以前的父母那样太过崩溃,甚至有的还会做好后勤工作,比如在保证孩子手部卫生的情况下,让孩子尽情的吃手。喜欢吃手的孩…

原标题:孩子吃手指立马去制止?其实不一定全是坏处,主要还得看孩子年纪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进入很多不同的时期,有的时期会悄无声息地度过,但有的时期却会引起父母的注意。

比如当孩子几个月之后会变得特别爱吃手,不管父母如何就纠正都没有效果,这让他们又生气又不知如何是好。

毕竟吃手不仅是一种不雅观的行为,更是有可能让手上的细菌进入肚子里,有一个成语叫做病从口入就是这个道理。

孩子吃手指立马去制止?其实不一定全是坏处,主要还得看孩子年纪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父母对于孩子吃手都是比较抗拒的,总是绞尽脑汁地想要去改变这种在他们看来的不良行为。

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意识到孩子吃手其实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种非常自然的行为,所以渐渐也就不再像以前的父母那样太过崩溃,甚至有的还会做好后勤工作,比如在保证孩子手部卫生的情况下,让孩子尽情的吃手。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吃手,如果碰到不喜欢吃手的孩子,父母内心多少都会有所欣慰。但不吃手真的就好吗?

其实吃手和不吃手的孩子在长大后会出现明显的不同,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吃手的孩子更有安全感

对于孩子的吃手行为,如果父母能够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那么孩子自然能够感受到。这会使他们在吃手的时候不仅能够收获到快乐,同时也能有足够的安全感。

孩子吃手指立马去制止?其实不一定全是坏处,主要还得看孩子年纪 第2张

当宝宝自身充满安全感的时候,他们自然能够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好的了解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会比其他孩子有着更高的情商,在为人处世方面也会更有优势。

吃手的孩子手眼协调能力更强

孩子出生后第1个进入的阶段就是口欲期,这个时候他们会通过自己的嘴巴去感受世界。所以吃手对他们而言不仅仅是一种乐趣,同时也是他们对世界的一种探索,通过吃手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够不断地提高。

喜欢吃手的孩子在长大后手眼协调能力会更强,正是因为他们有着比较出色的动手能力,所以在不少方面都会有所优势,让他们能够有更多的选择。

孩子吃手指立马去制止?其实不一定全是坏处,主要还得看孩子年纪 第3张

吃手的宝宝适应能力更强

吃手的宝宝在情绪控制能力方面和动手能力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势,所以他们长大后能够更好的适应环境。这会让他们能够更好的融入新群体,自然也能够让有更好的发展。

一般情况下孩子在两岁之前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吃手的行为,在这个年龄段里如果父母发现孩子喜欢吃手,那么便不用太多的担忧,更不用特别的干涉,因为这只是孩子一种正常的表现。

但是两岁之后,随着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和手口发育的完善,他们的吃手习惯就会渐渐有所改变。如果这时孩子还是像以前那样经常性的吃手,那么父母就应当引起注意,以免影响宝宝的牙齿发育,甚至脸部的轮廓。

孩子吃手指立马去制止?其实不一定全是坏处,主要还得看孩子年纪 第4张

当然即便如此,父母也不能够操之过急,想要改变孩子吃手的习惯, 需要父母给足孩子耐心,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合理地引导孩子。

父母应该如何引导孩子?

摆明态度

父母要让孩子知道吃手行为是有阶段性的,在一定的阶段里吃手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他们一直有吃手行为,那么显然是不应该的。

不过在告诉孩子这些的同时,父母不要用愤怒的语气和态度面对孩子,而是要尽可能的温柔,既要让孩子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也要让孩子知道父母会站在他们身边帮助他们,从而给予孩子信心和鼓励。

及时提醒

当孩子已经把吃手当成一种习惯之后,很多时候他们的吃手行为是一种无意识的状态,这时父母一旦发现孩子频繁地把手塞进嘴里,就要第一时间指出并且提醒孩子,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此刻的行为。

孩子吃手指立马去制止?其实不一定全是坏处,主要还得看孩子年纪 第5张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从无意识的吃手转为有意识的改变,这会让他们主动地尝试改变这种不良的行为,而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父母的指令。

寻找替代

父母可以尽可能的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和他们一起玩游戏或者进行亲子阅读。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往往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和父母的互动中,从而使他们没有太多的精力和时间想着要去吃手。

如果父母真的很忙,那么不妨选择孩子特别喜欢的玩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当孩子的吃手次数越来越少时,渐渐地孩子也许就会改变吃手的习惯。

结语

如果这些方法对孩子吃手的行为改变都没有明显的作用,那么孩子的吃手行为也许和他们内心的焦虑不安有关。此时父母千万不能忽略孩子的情绪,而是要及时正视,必要时可以带孩子去就医,帮助孩子尽快摆脱负面情绪。

宝宝呵护
生活护理
急救措施
体检免疫
母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