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宝护理 > 母婴资讯 > 宝宝粑粑里的健康信息,你可能一直都错了

宝宝粑粑里的健康信息,你可能一直都错了

来源:亲亲育儿家    阅读: 6.92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你知道妈妈上门诊,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什么吗?“章医生,我家宝宝粑粑有点稀/有点绿/有颗粒/有粘液/有点黑……到底怎么回事呢?”

宝宝粑粑里的健康信息,你可能一直都错了

你知道妈妈上门诊,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什么吗?

“章医生,我家宝宝粑粑有点稀/有点绿/有颗粒/有粘液/有点黑……到底怎么回事呢?”

你想知道宝宝粑粑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吗?快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本文1936字,阅读只需花费5分钟。

“章医生,宝宝粑粑全身绿色的,生病了吗?”

“没事,正常的。”

“章医生,宝宝拉的粑粑有粘液,生病了吗?”

“偶尔一两次不用管他,正常的。”

“章医生,宝宝拉的粑粑为什么是红色的?严重吗?”

“有时候吃了胡萝卜、西红柿,宝宝粑粑就会有这种颜色。宝宝最近吃过吗?

今天要和大家谈谈便便的事,因为,你们对“它”太过关心了!

很多妈妈都有“记录”宝宝便便的习惯,研究宝宝的粑粑比研究口红色号还上心。

其实,当宝宝便便出现不同颜色、性状或者气味时,不用太过焦虑!

很多时候只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正常表现。

也不用额外去补充xx菌、xx酶,用处不大。

可能大家并不满足上述回答。为了解决大家的困惑,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几种妈妈平时比较关心的便便状态及颜色。

常见的大便什么样?

新生儿出生1-2天内排出便便统称为胎便,通常为墨绿色,那是宝宝在妈妈肚子中就形成的垃圾。

当宝宝肚子里的胎便排完后,便便的颜色及形状会根据喂养方式发生变化。

纯母乳喂养宝宝的大便多是黄色或者金黄色,性状称膏状或带有少许黄色粪便颗粒,偶尔略带绿色,不臭,有酸味。母乳宝宝大便有时也可能出现蛋花样,有酸臭味,这时候也不用过于紧张,随着宝宝肠道功能及消化系统的发育和完善,这种现象会逐渐好转。

配方奶粉喂养宝宝的大便是淡黄色或者灰黄色,性状较干稠,有明显的臭味。

有奶瓣、粘液,泡沫……是正常的吗?

婴幼儿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摄入的食物在没有完全消化吸收前就可能排出体外,所以就会有奶瓣,这并不是妈妈们认为的消化不良症状,本来消化充分的宝宝就很少,所以妈妈不用担心。


至于粘液,只要宝宝没有发生腹泻,也不过过于担忧,很可能是肠道上的粘液。

但是!当宝宝发生急性腹泻时,排出的便便也会带有粘液,不过腹泻判断的金标准有两条:次数突然增多3次以上+性状改变。这时妈妈就要让宝宝及时就医。

偶尔泡沫状宝宝不用担心(只要不存在腹泻),只要宝宝进食正常、精神状态好,发育正常,妈妈不用过于究竟宝宝便便的颜色和性状。

五颜六色的大便形成原理

你知道宝宝便便颜色是怎么来的吗?

宝宝粑粑的颜色主要取决于胆汁中胆色素和宝宝摄入食物进入肠道消化后的产物,简单点说就是粑粑的颜色受食物在肠道中停留时间和食物种类的影响而变化。

看上图,小月龄的宝宝因为肠道功能发育还不够完善,当乳汁快速通过宝宝的肠道并排出时,大多数为黄色或者黄绿色;

随着宝宝肠道功能的完善,乳汁停留在肠道的时间慢慢延长,便便的颜色会逐渐变为绿色;

当排泄最慢的时候就会变成棕色。

配方奶粉喂养宝宝在0-6个月阶段喝的奶粉多为强化铁奶粉,铁元素没有被身体完全吸收,拉出来的大便也会是绿色的,这是正常的。

添加辅食后,如果宝宝摄入绿色为主的辅食,便便也容易呈绿色。

红色便便

添加辅食后宝宝的大便会根据摄入辅食的颜色而发生改变。

如果宝宝吃西红柿、红椒等红色食物后,就容易拉出红色的大便。

如果宝宝并没有吃相关颜色的食物,却拉出红色便便,同时伴随其他不适的话,则考虑下消化道疾病问题,要赶紧带到医院让儿科医生诊断。

黑色便便

有些宝宝在补充额外铁剂后,会拉出黑色的便便,这是因为铁剂在肠道内会与硫化氢结合,从而导致大便变成黑色。停用后,就会恢复正常。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宝宝吃了肝脏、血块或者大量黑芝麻、黑豆等黑色食物,也会排出黑色的大便。

排除以上两种情况后,宝宝拉黑便的话,家长就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以防上消化道出血等问题。

当便便出现这些问题时,家长要引起注意

如果宝宝的胎便出现白色或者陶土色,家长们则要重视,警惕胆道闭锁。

此外,还有以下两种需要重视:

大便羊屎状:

当宝宝的便便特别干硬,甚至出现羊屎样的颗粒状时,说明宝宝便秘了,这时家长就要增加宝宝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或者给宝宝服用益生菌来调节。

大便带血:

宝宝出现大便带血,家长要结合其他症状来分析。

如果是便秘时大便带血,可查看是否因为肛裂引起。

如果不是肛裂,那家长就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寻找原因。

其实,只要排除不常见的异常便便情况,其他时间妈妈们不用太过于因为宝宝粑粑颜色而焦虑。

宝宝呵护
生活护理
急救措施
体检免疫
母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