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宝护理 > 生活护理 > 小小年纪就一口坏牙,你该怎么办?

小小年纪就一口坏牙,你该怎么办?

来源:亲亲育儿家    阅读: 2.2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很多小孩子的牙齿都不太好,这让做父母的很着急,如何给宝宝的牙齿进行护理?宝宝一口坏牙是因为吃糖吃多了吗?该怎么办呢?

孩子两三岁都一口的龋齿,这该怎么办呀,好多家长抱怨,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这么小年纪都有了龋齿,难道真的如老一辈所说,就是孩子吃糖吃多了原因?带着这些疑问,今天就来说说龋齿和口腔卫生这些事。

小小年纪就一口坏牙,你该怎么办?

孩子为什么会蛀牙

龋齿是多因素疾病,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细菌、饮食、牙和唾液,三者相互关联,缺少一个方面都不能发生龋齿。当前学者们认为唾液作为牙齿的外环境,是重要影响龋病的因素。

1.细菌 龋齿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由于细菌在龋病发病中起着主导作用,菌斑中的大量细菌产酸,造成菌斑下面的釉质表面脱钙、溶解。临床调查证明口腔中菌斑多的儿童龋齿也多。

2.饮食 在龋齿形成过程中,饮食是细菌的重要作用物。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糖,这些物质既供给菌斑中细菌生活和活动能量,又通过细菌代谢作用使糖酵解产生有机酸,酸长期滞留在牙齿表面和窝沟中,使釉质脱矿破坏,继之某些细菌又使蛋白质溶解形成龋洞。致龋的糖类很多,最主要的是蔗糖。

牙齿发育时期,营养决定牙齿组织的生化结构,钙化良好的牙齿抗龋性高。乳牙在胎儿期即已发生、发育和钙化,母新乳期的营养,对胎儿乳牙的发育虽然没有决定性影响,但加强母体营养仍对乳牙钙化有利的。除非母体患严重代谢障碍病或遗传病,一般乳牙不易受到严重影响。

3.牙齿 牙齿的形态、结构和位置与龋齿发病有明显的关系。牙齿咬面的窝沟是发育过程中留下的缺陷,深窝沟内容易滞留细胞和食物残屑,而且不易清除掉,容易诱发龋齿。

再谈谈奶瓶龋

一种由婴儿睡眠时不断吸吮奶瓶而造成的龋齿,医学上称为奶瓶龋(又称哺乳龋),表现为上颌乳切牙(即门牙)的唇侧面,及邻面的大面积龋坏,牙齿患龋病后不能自愈(即不能再长好)。由于乳牙的钙化程度低,因此患龋后病情进展迅速,破坏面积广,并且治疗效果差。因此积极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1、长期用奶瓶人工喂养,瓶塞贴附于上颌乳前牙。

2、奶瓶内多喂牛奶、砂糖、果汁等易产酸发酵的饮料。

3、乳牙萌出不久,乳牙的牙质薄、矿化程度差, 表面结构不成熟, 使其抗龋力弱。

4、人工喂养时,哺乳时的吸吮动作不如母乳喂养者活跃。

5、有的孩子喜欢长时间叼着奶瓶或含着奶瓶睡觉,而当婴幼儿人睡后,唾液分泌减少或停止、吞咽功能减弱。

6、口腔的自洁、稀释、中和作用均下降,发酵的碳水化合物便存留在口腔中,并环绕在牙齿周围,很容易发生龋齿。

有了蛀牙怎么办

1、牙齿发生白垩色改变,是牙釉质龋的表现。

2、食物嵌塞是牙龋洞形成或龋洞较深的表现。

3、对冷、热、酸、甜等食物刺激时敏感,说明龋坏已达到牙本质层。

3、嵌塞或受刺激引起牙痛,说明龋坏接近于牙髓,也就是说洞底薄弱。

小小年纪就一口坏牙,你该怎么办? 第2张

以上4种龋坏表现中,

有第一种表现时,及时补好,可控制龋病发展,使龋坏停止在釉质龋程度。但第一种表现没有主观症状,自己不容易发现。如果单位组织查体发现牙齿白垩色改变,应尽早充填治疗。

第二种表现常常是就诊的原因,因为嵌塞后,引起牙齿不适,此时牙髓组织一般不受影响,作龋补比较合适。

第三、四种表现的龋坏比较严重,牙髓组织可能因受刺激而发生结构性变化,作龋补为时已比较晚,补后的问题是出现牙髓不适。

宝宝要怎么预防蛀牙

一、口腔卫生:

刷牙时机为饭后及睡前,尤其睡前一定要彻底清洁。牙刷选择以软毛、刷头大小适合、刷柄易握为原则。小朋友会漱口即可使用牙膏,尤其是应使用含氟牙膏。

至于婴幼儿的口腔清洁如何开始?

1、婴儿期(出生至七个月):父母应以手指卷纱布或用棉花棒以温开水沾湿,轻拭舌头、牙龈上的食物残渣,养成喂食后即清洁的习惯。

2、七个月~一岁半:乳前牙开始萌出,每进食完毕应擦拭牙面污濊。

3、一岁半~三岁:乳后牙已陆续长出,可用牙刷开始帮他刷牙。

小小年纪就一口坏牙,你该怎么办? 第3张

二、喂食习惯:

家长常抱怨:“我的小孩不喝牛奶睡不著。”所以造成宝宝经常都是边喝牛奶边睡觉,而这样结果使牙齿长期浸泡在牛奶中,因而造成快速弥漫性蛀牙。所以要帮小孩戒除边睡边吸奶的习惯,可在睡前抱抱他、说故事等来让孩子入睡,或是将喝牛奶时间提前,喝完刷牙之后才就寝。同时更须减少吃零食、糖果的时间,选用蔬果类作为孩童的餐间点心,少吃含糖易黏牙的食物,并在食后立刻刷牙,切勿以糖果作为爱孩子的表现。

孩子的事情没有小事,我们大人的一个不小心,或是一个阶段的疏忽可能带来的是孩子不可弥补的损失,不要说你小时候怎么样怎么样,面对现实,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孩子的事情,我们不懂就要去学习,学习不会了就要学会去问,问了还不懂了,看书、找专业人士解答吧,不要不看、不问、不学、不管、你那是对孩子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宝宝呵护
生活护理
急救措施
体检免疫
母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