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0-1岁 > 婴儿健康 > 宝宝流口水的按摩护理方案

宝宝流口水的按摩护理方案

来源:亲亲育儿家    阅读: 2.3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流涎,又称滞颐,俗称“流口水”,是儿童口涎不自觉地从口内流溢出来的一种症状。流涎,常能反映出口腔或体内的病变。长期流涎,可致口周潮红、糜烂,影响饮食。

宝宝流口水的按摩护理方案

目前,中西医都没有什么有效控制流涎的药物,而采用按摩治疗却有一定的效果。

●流涎的病因病机

流涎的发病原因大都因口腔、咽黏膜炎症、溃疡等引起,因创面刺激使唾液分泌增多,由于疼痛又使患儿不愿下咽,故而溢出。有一些患儿是因中枢神经或周围神经病变而引起,如脑性瘫痪、延髓麻痹、面神经麻痹等,使一侧面肌麻痹,唾液不能固收在口腔内而溢出。

按照中医的理论分析,流涎病症的出现常见于两种症状:

(1)阳明积热者:其原因表现为因过量乳食,胃内积热,浊热上犯,廉泉不固,唾液外流。

(2)脾胃虚寒者:其病变原因是因体质虚弱而又过多吃生冷食物,脾阳耗伤,中州虚冷,牌失约制,涎液外溢。

●流涎的诊断分型

(1)流涎的诊断标准

其表现症状为口腔不断有口水外淌,进食时会更多。流涎日久,可使口周及舌尖发炎、溃疡、疼痛等。

(2)流涎的辨证分型

①阳明积热型:其表现症状是口中流涎,口臭唇红,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数。

②脾胃虚寒型:其表现症状是口水清冷、色自不稠、长流不断;衰弱无神,大便溏薄,舌质胖嫩,脉虚。

(3)流涎的治疗原则

对流涎的治疗原则主要在于止涎求本,要依据病症适当调理脾胃而达到止涎之目的。阳明积热者,应以清热消积、和胃止涎为主。脾胃虚寒者,应以健脾温中、和胃止涎为宜。

(4)流涎的按摩手法

基本手法

①将患儿置于坐位,头偏于—侧。沿胸锁乳突肌进行多指拿揉法,反复按摩。

②揉翳风穴,沿发际边缘进行多指揉、按或擦法。反复按摩。

③点风府穴,沿枕后边缘进行滚法和拇指压迫法。

④点哑门穴,揉天柱穴。

⑤点揉公孙穴、足三里穴、大陵穴与内劳宫穴。

以上按摩方法皆在一侧。如果病症是因中枢神经或周围神经病变所造成的一侧流涎,则按摩于患侧即可。如果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双侧流涎,则双侧交替按摩。

随病症型增减手法

①阳明积热型:对此类型病症应沿上腹部逆时针旋转按揉。重点中脘、足三里、上巨虚等穴位。

②脾胃虚寒型:此病症的治疗方法是将手掌搓热,沿上腹部作顺时针团

摩,由浅至深,揉至腹中有热感或皮肤微微潮红为宜。点揉关元、气海,叠神阙。

爱心提示

(1)要忌食辛辣食物。

(2)要忌食生冷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