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3岁 > 幼儿教育 > 奖励孩子为什么效果适得其反

奖励孩子为什么效果适得其反

来源:亲亲育儿家    阅读: 2.68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家长是如何鼓励孩子的?很多家长表现疑惑,奖励了孩子,为什么结果适得其反?怎样的奖励才不会适得其反呢?接下来看看下文吧。

朋友上周找我吐诉他最近的烦恼。他家的女儿,两岁的子怡,过年时得到了一个新的钓鱼玩具,刚打开盒子,用磁铁鱼钩吊小铁鱼,玩得非常开心,爸爸妈妈也惊讶于子怡精细动作的发育良好,于是大大地表扬了她。一开始,子怡在自己钓鱼的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乐趣,专心致志地玩了近一个小时。

但是,当爸爸妈妈盛赞她钓得好以后……只有当爸爸妈妈在场时,子怡才会开始玩钓鱼玩具,因为只有这时他才能获得表扬,而没有人在旁的时候,他就失去了自己探索和玩耍的兴趣。

奖励孩子为什么效果适得其反

这种事在生活中并不少见。

有一天,妈妈下班后感到特别累,看了看正在玩玩具的小豪,妈妈灵机一动,提出如果小豪自己洗好了碗,就给他1块钱,于是小豪主动去洗碗了。

第二天,小豪主动提出要帮忙洗碗,代价是能得到一块钱作为回报,妈妈心想一块钱也不算多,于是答应了。

接下来事情就开始逐渐失控了,小豪每做一件事情,都要求妈妈给自己钱。甚至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也要找妈妈要钱,不然就不肯写作业。

小豪的妈妈很苦恼,他觉得现在小豪就是一个拜金奴,不从兜里掏点儿钱出来,甚至都难以沟通。

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很多的激励和奖励,所以我们默认,只要做到奖罚分明,就能促使孩子更好地做事和做人。

然而,这样的做法往往事与愿违。

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心理学家Deci和Ryan开始研究人类的动机,并于80年代提出了影响学界近30多年来的重要理论——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只有当人的三种基本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才会将外在动机转化成内在动机。

相反,如果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没有得到满足,那么外在动机,就无法完全转化为内在动机,就会出现「吃了东西但是无法消化」的情况。

研究还发现,外在的奖罚往往会削弱内在动机。

子怡原本对于钓鱼游戏有很高的兴趣,但爸爸妈妈的夸奖让她觉得更开心,钓鱼本身倒变得没那么有意思了。因此,外在的夸奖就削弱了她原本从钓到鱼这件事本身所获得的成就感,这一内在动机。

接下来,子怡钓鱼的动机变成了想获得爸爸妈妈的夸奖这一外在动机。要获得夸奖,必须得爸爸妈妈在场,因此当爸爸妈妈不在场的时候,子怡也就对钓鱼玩具不感兴趣了。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只在家长陪伴时才会去读书、玩玩具、写作业;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则要求看手机、看电视——因为他们原本可以自己学习和玩耍的内在动机被成人不恰当的奖罚所削弱了。

在第二个故事中,小豪的妈妈以结果为导向,要求小豪通过完成洗碗这件事情,获得金钱奖励——一种典型的具体奖励。

小豪想要获得报酬,必须得做完洗碗这件事情,她得洗好碗,并且不能半途而废。那就是典型的控制型奖励。

在这种控制型奖励的影响下,小豪只会将洗碗的行为当作是等价交换,如果没有报酬,他也就不会去洗碗了。

洗碗如此,其他的家务也如此,一旦孩子开始给自己的行为进行明码标价,那么内在的动机就会被削弱。

现实生活中,经常会有家长告诉孩子,如果你期末考得好,就给孩子奖励,这也是典型的控制型奖励。

这会带给孩子什么呢?

——和父母议价的资格。

孩子意识到自己可以拿好好学习这件事情作为筹码,对父母提出各种要求;当父母拒绝或者满足不了自己要求的时候,孩子也就不再努力学习了。

这正是典型的为了父母而学。

如果家长一直给予孩子各种物质奖励,孩子是否就会一直努力学习呢?

如果外在奖励足够强和持续,确实能让孩子一直去努力提高考试成绩。

但随着孩子的兴趣越来越广、需求越来越多,家长要投入的金钱和资源会越来越不可控。原本只是想以奖励来鼓励孩子好好学习,最后却变成了孩子用好好学习来控制家长,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当家长无法满足孩子提出的需求时,一切就会失控。

同时,由于孩子看重的仅仅是考试成绩,可能会采取一些非正当的手段来提高成绩,到了监察严格的大考时,成绩可能一落千丈。

如何将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呢?Deci和Ryan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奖励孩子为什么效果适得其反 第2张

外部的赏罚最初让孩子开始做某一件事(外部调节),然后会转化为孩子内部的赏罚和控制,也就是知道应该去做/不做,从而控制自己的行为(投射调节),随后孩子会意识到这件事对自己的重要性和价值时(认同调节),最后孩子会做事整合进自己的价值观和规则中(整合调节),最终成为自己的兴趣和乐趣,并从中获得内心的满足感(内在动机)。

比如,我家小萌很爱学数学,其实我们在背后做了很多工作。

小萌最初的时候不想做数学题,我们以他最爱吃的巧克力或者糖果作为外在奖励,鼓励他学数学。

当他因为粗心而做错题,或者怎么都学不会一个新的知识点时,我们不去严厉的指责或者呵斥他,相反,我们只是就是论事地提醒他运算的过程,并引导他正确的解题方法。在他掌握了方法,并且做出一道题以后,甚至会主动要求还要做下一道题。

在学加减运算的时候,我们经常以吃糖游戏的方式来告诉小萌学数学的重要性。

小萌和小乖都很爱吃糖,于是我们经常玩的游戏就是先说出糖的总数,然后让小乖拿走几颗糖,让小萌猜还剩下几颗糖。

我们还引入了小萌最喜欢的战斗游戏,规则是人多的即可获胜,那么我会随机的说出,我要派出的士兵的数量,然后让小萌选择他要派出的士兵数量。

举了这些例子以后,小萌就慢慢意识到,只有知道数的大小和多少,清楚加减法,才会吃到更多的糖,也才会通过调兵遣将打败敌人。

意识到了学数学的重要性和价值,小萌每天都要求我陪他学数学,然后自己要求做题。

Deci认为,使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的关键因素,还需要看孩子做事时是否满足了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

这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是什么呢?

奖励孩子为什么效果适得其反 第3张

第一是胜任力需要(competence),也就是我们认为自己有能力胜任和完成一件事情。

第二是自主需要(autonomy),也就是我们感到自己能够自由选择和控制一些事情。

第三是关联需要(relatedndss),也就是我们感到所属的群体爱、尊重和接纳。

简单来说,当我们处在一个可以循自己的意愿进行自由选择,有能力去完成一件事情,并且为我们所属的群体尊重和接纳时,就会将外在动机逐渐转化为内在动机。

还是以孩子的学习为例。

有的家长总在辅导作业的时候大发雷霆,主要是因为家长以己度人,觉得自己会的这么简单的问题,孩子为什么不会呢?

一般来说,家长也就在小学阶段辅导作业时会吼一吼孩子,到了高中甚至是初中阶段,家长意识到作业的难度,无法辅导了,也就不会对孩子吼叫了。

家长吼叫的时候,展现出的是一副失控,愤怒和拒绝沟通的神情,这是典型的外在动机,会促使孩子去学习,但是孩子的内心并不想学习,因此只有在家长吼叫的时候才会集中注意力。

这也是为什么家长一旦开始就会以后在后形成恶性循环,只要不吼孩子一定不学,一旦吼了,孩子才开始集中注意力。

家长的吼叫和谩骂,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确实无能,做不出来这样的题目(缺乏了胜任感),并且家长强制要求孩子学习的内容,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缺乏了自主感),而且家长对自己的批评和不接纳,也会让孩子觉得不被家长所理解(缺乏了关联感)。

显然,在这种场景下,孩子学习的内在动机被大大的削弱了。

好的教育,需要耐心,也需要智慧。

当孩子开始学习的时候,让他有一些自主选择权,例如先做数学还是先做语文,先做数学的哪一个单元,甚至是用什么颜色的笔,都能他体会到自主感。

在具体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比如我们在讲解了例题以后,先让孩子做最简单的,和例题高度相仿的习题,这样孩子会通过挑战稍微超越自己难度的题目来获得成就感。

当遇到综合型的大题时,我们可以引导孩子的思路将其拆分为小的问题,或者变化为孩子已知的问题再去进行解答。这样会让孩子体会到胜任感。

课后练习的作用,绝不仅仅是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也是为了让孩子在听懂以后利用所学的知识点去解决问题,并从中获得胜任感和成就感。

当孩子无法做出一道题时,家长可以进行简单的语言反馈,然后带孩子重新整理思路或者鼓励他用别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这样孩子会感到被家长接纳,由此体会到关联感。

与此同时,我们再对孩子解题过程中所使用的思路进行点拨和肯定,会让孩子获得更高的胜任感和关联感。

孩子就是这样爱上学习的。今天我们提到,一些外在的赏罚,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幼儿健康
幼儿营养
幼儿教育
幼儿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