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教育资讯 > 为什么最爱我的人伤我最深——中国家长必读这本书

为什么最爱我的人伤我最深——中国家长必读这本书

来源:亲亲育儿家    阅读: 2.3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为何家会伤人》,是一本看到名字就决定要读的书,因为我非常想知道答案。按目录分类,它属于心理学范畴,但若按功能分类,在我看来放在育儿书一类似乎更为合适。

从许多事例中看到了中国家庭问题的基本面貌,捕捉到了中国家庭的一些关键。

他说“这些关键的一端连接的是注定会成长于某个家里的每一个人,他们的人格发展、莫名又持久的情结、难以大声说出但深深受伤的心灵,另一端连接着的是中国社会乃至中国历史文化。”

家会伤人。这是一个陈述句。

虽然这与我们从小接收到的“家是温暖的港湾”这种定向意识几乎完全对立,但每个成人在心底都不会否认,自己在成长过程中被家伤害过。

作为心理学书籍,看这本书可以找到家会伤人的根源所在,也许能帮助我们去理解从而原谅受到的伤害。

为什么最爱我的人伤我最深——中国家长必读这本书

而作为育儿书籍,这本书的意义在于:

当我们走出原生家庭开始组建另一个家时,它能提醒我们掌握爱的分寸。

有位心理学家说过:

每一个心理医生,

都是在和原生家庭作斗争。

这本中国家长必读的书

重点我已给你划好

为什么最爱我的人伤我最深——中国家长必读这本书 第2张

因为爱,所以不避讳谈伤害

1. 发生在家庭内部的种种事件里,虽然没有直接的血腥味,但对个人精神的损害甚至绞杀已是巅峰,什么传销、洗脑、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比起中国式大家庭对反抗者的手段,实在小儿科。

2. 亲人间的理解之所以很难,关键原因在于,我们习惯从自己的坐标体系出发,去推测、揣摩、评价甚至抨击另一个人,却完全忘了,对方也有一个现象场,有一个与自己完全不同的坐标体系。

3. “我们要永远记住,感受的沟通在亲密关系中是最重要的。”

4. 但家就是“婆婆妈妈”的地方。家之所以温暖,主要就是因为家里的成员“婆婆妈妈”,能理解并体贴彼此那些琐细的感受。

5. 在家里奉行珍惜规则,在工作中奉行权力规则,这是解开生命中两大主题的两把钥匙。

看清我是如何成为我

6. 在中国,常见情形是,妈妈这面魔镜是否打开,关键是儿童能否让魔镜高兴。

7. 同情心有两种。一种是对弱者的可怜,但内心同时有一种我很好很强大的自恋。另一种是共情,即,我深深地碰触到了你的感受,进入到了你的世界,感你所感,想你所想。

8. 很多父母在塑造孩子上都在扮演“行使赏罚的天使”这个角色,他们要求自己的孩子达到某个条件,如果达到了,就奖励他,如果没达到,就惩罚他,于是孩子离自己的内心越来越远,而逐渐变成了父母意志的产物。结果,在家中,他们很容易被父母的意志所左右,在学校,也很容易被“行使赏罚”的老师所左右。

9. 父母或成人可以扭曲孩子,让孩子成为一棵歪歪扭扭的树,但不能决定孩子是成为一棵杨树还是柳树。

10. 派克说,一些父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将孩子当作了一个“物”,而不是人。他们认为自己有权力去支配这个自己生养的“物”。在这种情况下,无论父母倾注的是善意还是恶意,这个孩子的自主性都不会得到尊重。

是的!三岁前把孩子丢回老家就是会安全感缺失

11. 婆媳关系这个难题可能由我们文化的特点所致。在我们的文化中,夫妻关系的重要性既不及新家庭的亲子关系,也不及原生家庭和父母的关系。

12. 包办型溺爱的父母,他们就会剥夺孩子自我探索的机会,他们太重视塑造,刻意按照他们的意图来塑造孩子,而不懂得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那么,无论他们的安排多么完美,他们的孩子都会有一种感觉,他们好像不是为自己而活。

13. 包办型溺爱的父母不只剥夺了孩子自我探索的机会,实际上,他们对孩子的真实感受也常视而不见。他们习惯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孩子的身上,却以为那就是孩子的真实感受。他们这样做,会导致孩子严重不信任自己的感觉,令他们不从自己的身上认识自己,而是从别人对自己的定义中寻找答案。结果就是,他们迷失了自己。

14. 研究发现,孩子要形成稳定的安全感,需要一个条件——在三岁前,和妈妈生活在一起,没有严重的分离(超过两个星期的分离即为严重),而且与妈妈的关系有很高的质量。

孩子,我不需要你太听话

15. 通过自我牺牲,给对方制造愧疚感,然后以此逼迫对方服从,是中国家庭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策略。

16. 太多中国父母过于关注孩子,一个关键原因是,他们的生命已乏善可陈。

17. 可以想见,在特别讲孝道的地方,一个孩子最容易成为权力狂家庭的受害者。他被父母伤害,但所有家人都说,父母是爱你的,你不该有痛苦。到了社会上,大家也这么说。去看书,书上也这么说。最后,他只能分裂。

18. 《圣经》中写道,人类齐心协力想造一个通天塔,上帝为破坏他们的努力,教他们学会说话,但学会说话后,他们便起了争执,通天塔就修不下去了。这个故事的寓意是,没有语言,人能通心,从而可以建立真正的链接,于是齐心协力,但有了语言,就隔断了心,人们都以为自己的语言是正确的,因而起了争执。

19. 中国父母夸孩子时,基本都会用到这个词——听话。究其原因,是因为不强调感情的中国人,既缺乏心灵层面的链接能力,也不习惯身体的碰触,而只是追求干巴巴的语言链接。父母的力量远强过孩子,于是语言层面的链接,很容易就成为父母发出语言的指令,而孩子要遵从父母的语言。这就是听话。

20. “家长希望孩子好,但常不知道该怎么做,”徐浩渊博士说,“最常见的是,他们不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而是从自己的心理需求出发,为孩子设计人生。结果,他们出于爱心教育孩子,最后却发展出束缚孩子成长的非爱行为。

21. “为什么家长们的忘性这么大?他们难道彻底忘了自己童年时的愿望、感受?他们难道忘了被父母控制一切的郁闷和痛苦?为什么现在他们做了父母,给孩子的压力更大?”

22. 家长们认为,爱孩子的方式就是让孩子好好学习,而孩子们知道,成绩与爱是画等号的。

23. 父母的意见就很对、很成熟吗?徐博士不这么认为。她说,其实,父母怄起气来常和孩子一样,缺乏理性,总是根据自己过去的经验去要求孩子,但他们“提的要求要么根本不合理,不合时代;要么就常常只是为了捍卫父母的权威”。

健康家庭的共性是好的沟通

24. 有真自我的人,他会形成内部评价系统,即,他行动的动力来自于自己的内在。 有假自我的人,他会形成外部评价系统,即,他行动的动力来自于外部的他人。

25. 好的沟通是健康家庭的一个标志。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可以直接对父母表达自己的情绪和不满。

26. “你爱我,但我利用了这一点来控制你,我不应该这样做。现在,我想对你说,你是我的女儿,我爱你,无论你怎么样,我都会无条件地爱你。”

27. 不要找并不真正理解孩子的其他亲友和孩子谈话,除非这个亲友能聆听孩子的心声,而不是给孩子讲道理,让一切讲道理的人远离孩子的房门——也即心门。任何人要进入孩子的心门时,先请问问自己:你是否懂得他的痛苦,你是否站到他这一边,若不是,请不要进去。

28. 更要命的是,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中,是大人们在享受竞争式的快乐,而孩子是他们实现自己这一最低层次快乐的工具,他们美好的生命,消耗在如此没有意义的事情中。

29. 就像很多人在社会上是一个无可指摘的好人,但在家里,却是一个暴君。但别人见到你都说,啊,你爸妈啊,他们可真是好人啊,你真幸福啊。但你真实的感受是无比痛苦的。

30. 暴君还好,因为他毕竟做了明显错误的事,让你还会有明确的认识。可是在很多中国家庭,父母的暴行往往会被说成“打是亲,骂是爱”,但暴行太多了,最终还是会让孩子认定父母是错的。

31. 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太极端了些,但贬低个体的身体而崇尚外在的道德规范,一直是儒家文化的主旋律。

32. 创造性的生活是一种健康状态,顺从对生活来说是疾病的基础。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

中国父母擅长于在婴幼儿时期不亲密,长大后又瞎亲密

33. 心理学里有一个说法越来越深入人心:妈妈要陪孩子到三岁,三岁前不要有长时间分离。之所以如此,是研究发现,在良好的养育环境下,孩子到三岁时才能形成客体稳定和情感稳定的概念。客体稳定,即我看不见妈妈,但妈妈是存在的。情感稳定,即妈妈有时对我不好,但我知道,她对我的好是恒定存在着的。孩子有了这样的概念,才能承受与妈妈的分离。否则,他会将短暂的分离视为永远的被抛弃。

34. 现实中,我一直视自己为好人,而从记事起,我就是一个超懂事的小大人,小时候不给父母添麻烦,大了不给别人、单位和社会制造麻烦,不自觉地都要想着付出,沾一点便宜就愧疚,如果不是学心理学,我势必会成为一个超级好人。然而,这个梦却对我说,你是魔鬼!

35. 温尼科特认为,若有一个高质量的母子关系,儿童的活力会被接纳,于是得以伸展。儿童认识到,他的活力不会伤害这种关系,不会被母亲所讨厌,相反会促进母子关系。于是,他就不必压抑自己的活力,他的行为,都是很自然地出自内心,都是自发性的,而不是让妈妈高兴。并且,孩子深信,他自发性的行为,是有益于这种关系的,所以就能以人性化的方式呈现。 相反,若母子关系缺乏质量,特别是妈妈不能接纳孩子的活力,看不到孩子的感受,而希望孩子顺从自己,那么,孩子的活力或者说生命能量之流,就被阻断了。孩子发现,他的活力,会伤害与母亲的关系,那么,他会发明种种策略来压制自己的活力。

36. 你过去一定是拼命地努力去做一个你母亲可以轻视且折磨的孩子,因为你一直都害怕如果不这样做,你对她来说根本就是不存在的。

37. 从生命的价值观来看,你永远欠我们的,还不起。我们住你的房,你还欠我们的。仿佛是,仅仅因为生下了孩子,一些父母就认为孩子永远欠自己的,所以就可以大肆索取了。

38. 声称最重视孩子的中国父母,实际是最容易忽略孩子的。中国父母有一个十分陈旧的观念,认为孩子小的时候怎么对他都无所谓,越大就越应该重视、尊重他。婴幼儿时期不亲密,长大后又瞎亲密,处理不好爱与自由的关系。

39. 新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母亲对于孩子未来的情感方式和生活的幸福是起决定作用的。三岁之前,父爱可以不存在,爸爸的作用只是支持妈妈,给妈妈安全感,而不是直接发挥作用。但是,中国人的产假只是给妈妈一个身体恢复的时间,中国家庭中的老人又习惯把孩子从妈妈身边“抢走”,社会与家庭一起制造了母亲与孩子的分离。

为什么最爱我的人伤我最深——中国家长必读这本书 第3张

精彩书评(内容摘自豆瓣)

为何家会伤人?是因为我们把家美化得太好,把父母美化得太好。的确,父母是伟大的,神圣的,但也是普通的人,每个父母都会犯错误,都会给我们在童年留下不同程度的伤痕,永远也不会有完美的父母,也不会有完美的童年,这些伤痕是我们成长的必需品。但是我们往往拒绝承认父母对我们的伤害,往往忽视我们自己的感受,这就是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根源。

《为何家会伤人》让我们知道了伤的根源与所在,发生的不可挽回,但是,作为有自我修复能力的人,接下来,应该是我们让家回暖的时候了。

无意间看到这本书的名字,就动了想读的念头。而拿到这本书以后,我却不敢把它带到娘家,被母亲看到——而这样的胆怯,更让我觉得,梳理自己在家庭方面的经历、从中吸取经验很有必要,何况我已近而立之年,更该以一个独立的个人,而非原生家庭附属品、受害者的身份去面对我的人生。

儿时的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环境、无法改变原生家庭发生的悲剧,无法阻挡来自个别老师的偏见和谩骂,或是父母在打骂自己时,狠狠落下的手——在竞争激烈、成王败寇的中国社会,在望子成龙的典型中国式家庭里,这些从来都不罕见。每当自己在情绪低落时想到这些,都会感叹它们的伤害之深。读这本书,就像在看一场案情回放,不仅看到自己受过的伤,也看到背后的原因,我会试着去接受、原谅曾经的痛苦,而自己如果有天为人父母,一定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细想起来,“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就像“没有人不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那么理所当然。但是恰恰有很多人那么不爱自己的身体。有的是忽视,有的是直接讨厌自己身体,现实生活中还有多少人为了工作,为了娱乐等等忽视自己的身体。

曾经听过一个中国文化讲座,教授说中国儒家文化推崇的伦理关系中仅有朋友关系是以对等原则构建的。君臣、夫妻、父子、长幼都是以不平等原则构建的。后三者全在家庭关系中,因此家庭中从没有平等。但是不平等给家庭带来表面稳定的同时,带来了多少心理创伤。

个人独立性无法发展,沟通完全不对等,家长即规则,弱小的孩子是家中最弱势的,最容易受到伤害的人。不断受伤害的过程中,发展出畸形的心理适应机制。长大后的孩子用同样的不平等把自己的愤怒倾泻到下一辈身上,无穷循环。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