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教育资讯 > 快乐的宝宝不是训练出来的

快乐的宝宝不是训练出来的

来源:亲亲育儿家    阅读: 1.78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有一段时间很流行美式育儿理念,在国内80后妈妈中盛行一时。我很早前看到过一篇文章,是一个中国妈妈,在美国如何轻松带宝宝的经历。

有一段时间很流行美式育儿理念,在国内80后妈妈中盛行一时。我很早前看到过一篇文章,是一个中国妈妈,在美国如何轻松带宝宝的经历。那时候我自己还没有宝宝,对于带宝宝还没有太多的想法,所以看到文章中说得头头是道轻松带宝宝的做法也很喜欢,当时就把那篇文章收藏好,想留着以后有宝宝了就按她的做法做。

那篇文章让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哭声免疫训练,原文如下:绝招一如何让小宝宝不哭,爱哭的BABY都是爸妈教出来的。才出生的小BABY听不懂话,他们靠条件反射来做判断。中国的家长一听到孩子哭就抱起来。JANE GU医生反复告诫我:孩子一哭就放下来,不哭才抱起来,正好反过来。这样一来,再小的孩子都能明白,不哭的时候才有得抱,这招极灵。放下爱哭的孩子开始训练,看着时钟,不要抱让她哭,准备等10分钟再抱。第一次可以设定5分钟,以后一次比一次时间拉长,我的妞妞第一次就没有熬到5分钟,大约3分半的时候就停了,我已经心疼得肝肠寸断自己都快哭了,一定要忍住了。

让孩子知道哭声是叫不来妈妈的。训练“不哭的孩子”要排除4个哭的其他原因:尿了、病了、饿了,困了。上帝保佑,我家两个孩子都不会无理由哭,偶尔哭一下当作运动也是极少数,妞妞和妙妙100%是快乐的宝宝,躺在床上都咯咯笑出声的孩子。

前几天整理空间的收藏文章时,我看到了这个帖子,又从头到脚拜读了一下,想想自己之前那种非此法不用的想法都觉得好笑,这么不可理喻的带娃方式竟然这么盛行。这个帖子就现在,随便一搜还是能搜出了,不知坑害了多少无辜的婴儿,我是不是必须说点什么!在自己还没有宝宝之前一切都是纸上谈兵。如今自己养育自己的宝宝,才觉得自己有资格去深究这样的做法到底好不好?本人也没有去过美国,不是很了解美国人是不是奉行这种做法。他们推崇的育儿理念是否这样,当然,我今天写这篇文章也不是为了考究在远在大洋彼岸的那个大陆上是不是在真实上演着这样对待婴儿的一幕。只是想批判一下这种做法,忽略了婴儿心里被满足的需求。

快乐的宝宝不是训练出来的

我们的宝宝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满足各种欲望的,他们要饿了要吃渴了要喝,尿了要擦,困了要睡,害怕了要抱,而这一切唯一表达方式就是哭,我们成人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满足她的各种欲望,饿了喂,困了哄,害怕了抱,给予眼神的交流和肢体上的触摸。不论是心理上的还是生理上的要求得到满足了我们的宝宝才可以健康成长。

其实一个健康的宝宝只要吃饱喝足,不睡觉的时候宝宝们还是很安静的,喜欢自己躺在床上咿咿呀呀地发着声,啃着手指头,很多小宝宝还是比较乖巧的。她不会无理取闹而哭泣,当他想让你抱而哭泣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去抱一下,满足他对安全需求的欲望。我们要知道婴儿是一个很脆弱的个体,他从一个温暖的世界突然来到一个冰冷对地方,婴儿需要适应,他需要一个过程,这个适应的过程就是成人不断给予的生理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满足。在他短暂的婴儿时期我们不必急于求成,他现在可以为了让你抱而哭泣,但终有一天她们会远离你的怀抱。我们需要培养一个健康快乐的宝宝,但那绝对不是训练出来的,那是我们满足了婴儿各种需求之后才换来的快乐的宝宝。

婴儿只是一个肉体,刚刚出生的时候就是一个有组织和有器官生命体,做的很多都是条件反射。但我觉得她们往往忽略了婴儿同时也是一个心理胚胎。随着肉体降临到这个世界,最主要的是包藏在肉体中的精神胚胎。他就像一个瘫痪的病人一样需要照顾,而不是各种训练。婴儿除了不舒服和肚子饿以外大部分时间是安静的,而一哭大人就需要过来,看看需要什么帮助,需要抱起来给予安抚,哪怕给予眼神的交流,用手触摸给予一定的安全感,这才是一种正确的做法。

经过一段时间婴儿才会渐渐强壮,不再那么娇弱,只要照顾得当,合理满足婴儿抱的需求,才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婴儿就会有一个不断被满足而产生愉快的心情。那么脆弱那么可怜的小生命刚刚开始就得到那么严酷的训练,不敢保证长大之后心里上会不会留下什么阴影。婴儿时期短暂得一瞬即逝,比起生命的长河这点时间真是太短了,需要成人呵护的时光也很短,照顾合理,婴儿慢慢会长大,该会的就会了,该懂的就懂了,大人何必急于求成,把一个婴儿培养的跟大人一样训练有素,急的是什么呢!

我们养孩子就是一个培养我们耐心的过程,你有足够的耐心孩子会给你不断的惊喜,不用着急我们可以慢慢来!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