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学前教案 > 越累越不是好父母!

越累越不是好父母!

来源:亲亲育儿家    阅读: 2.48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越累越不是好父母!

父母的“累”反而会害了孩子
我在做临床心理学观察的时候发现很多这样的例子:十八九岁的小伙子、大姑娘进入大学后,还会出现诸多不适应。例如,不知道该如何跟同伴交往,不知道该如何完成老师布置的实践作业,甚至不知道怎么样洗自己的衣服和袜子,更加不知道怎样让自己表现得更好。

其实,孩子的种种表现,都在暗示着一种心理行为——习得性无助

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用狗做了一项实验:先把狗关在笼子里对其进行电击,狗无法逃避,只得在笼子里上串下跳地挣扎。多次电击后,将笼子的门打开,此时狗完全可以逃生,可是它没有。当再次试探性地去电击时,狗没等被电到就自动倒在了地上。
这是一个著名的实验,也是习得性无助的由来。小狗的这种行为,也会发生在人类的身上。大多数人的习得性无助,都可以从其童年时代找到端倪。父母对孩子的种种“好”不但让自己疲惫不堪,还易让孩子形成习得性无助的心理。长大后,其中的一部分孩子,甚至会理所当然地去“啃老”,而没有一点的愧疚感。因此,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父母别再让自己累下去了!

TIPS:通俗一点讲,习得性无助是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

父母累,完全是自找的
有位妈妈跟我抱怨过:“孩子吃东西吃得到处都是,我每天给孩子擦桌子、洗衣服都忙不过来。”我会问:“你会怎样对待孩子的这种行为呢?”这位妈妈回答:“我给他喂饭,他要是不吃我追着跑,我一定要追到他吃饭为止。”我又问:“如果孩子想要和你一起擦桌子、洗衣服呢?”她说:“肯定不行啊!他会越弄越乱,最后还得我洗,累死了。你知道我一天上班有多忙吗?”
其实,在面对孩子时,我们往往有着多种选择,为什么非要把自己逼到一个疲惫不堪的角落?比如,孩子要自己独立吃饭的时候,你可以选择给孩子喂饭,也可以选择让他自己吃。当孩子因自己吃饭把身上和地板弄得脏兮兮的时候,你可以选择生气,也可以夸孩子有进步了。当屋子里看起来不那么整洁的时候,你可以选择大为光火,自己闷头打扫;也可以选择自己拿起一份报纸读一会儿;还可以选择调动孩子和另一半的积极性,让他们来一起参与到家务劳动中来。
为了孩子把自己累垮的父母,并不一定是好的父母。因为有时父母不是心甘情愿地做出这些行动,很可能会把负面的情绪带到家庭生活和孩子教养当中。如果父母能够认清楚自己的状态,换一个角度先从改变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做起,往往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越累越不是好父母! 第2张



孩子不做自己,只是因为父母的期望值太高

我的一个朋友曾经给我讲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一天,我因为工作的事情心情有些烦闷。回到家后我开始做饭,那天是打算吃面点。女儿在边上眼巴巴地看着我和面,看了半天后她跟我说:“妈妈,我想摸一下面。”我差一点儿就要把她轰走,可是忍住了。我告诉自己,不就是让孩子体验一下吗,有什么不可以?于是就揪了一团面给她。孩子学着我的样子做馒头,玩好了又把面还给我,全程都特别兴奋的。最后,馒头出锅了,孩子吃得特别香,还特别自豪地跟爸爸说:“这个馒头我也有做!”于是,自己的情绪因为孩子而发生了微妙的逆转。我庆幸自己忍住了没训斥和阻拦孩子的尝试。

很多时候孩子想去尝试做很多事情,父母多因为怕麻烦或者是劳累而粗暴地选择了不让孩子去做。我们对孩子说得最多的话是:“你不会。”“你不行。”“你不能。”时间长了,他就会真的认为“我不会”“我不行”。实际上孩子是“可以”的,只不过他们做的,距离父母希望的标准有差距而已。

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多数的父母都对孩子的期望太高。有的父母甚至会因为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而大发脾气,粗暴地对待孩子。于是孩子就会得出结论:“行,我不去做。我不做你就会继续爱我,我不惹麻烦你就继续爱我,我乖乖听话你就继续爱我。”于是,孩子真的就不会做了,等到他长大了,也同样不知道该怎样去做。


让孩子做得越多,父母越省心
我家开心1岁左右的时候,开始模仿大人,尝试做一些家务。我于是经常在她走路时让她拿一些小东西,并且经常叫她“大力士”。后来,我每天下班的时候会对她说:“宝贝,给妈妈拿一下拖鞋。”她就会特别高兴地把鞋子拿过来。结果可能拿得不对,但没有关系,我依然会鼓励她:“宝贝,你都可以帮妈妈拿拖鞋了,真好呀!”过一段时间,我对开心说:“宝贝,妈妈回来了,要准备换衣服了。”她就会跟着我一起走到卧室里面,然后把我的家居服拿给我。我从来没有告诉她哪件衣服是我在家里穿的,哪件衣服是我在外面穿的,但是孩子已经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

因此,一旦你能够遵照孩子发展的规律,接受孩子的发展特点,给孩子做自己的机会,你会发现,你和孩子的关系会很融洽。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孩子也一样,你让他做得越多,动得越多,孩子就发展得越快,当然父母也就越省心。

父母的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动力。每个孩子都会对他人、尤其是对父母产生依恋甚至是依赖,并渴望亲近。当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孩子就会感到空虚、孤独乃至痛苦,逐步进入自闭的状态。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