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3岁 > 幼儿教育 > 三个随处可见的小工具,让你的育儿事半功倍

三个随处可见的小工具,让你的育儿事半功倍

来源:亲亲育儿家    阅读: 1.3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育儿真的是一项既考验体力又考验智力的事情。繁琐的日常总是让妈妈们力不从心,而和孩子斗智斗勇,又让许多家长心力交瘁。小编今日要分享的是三个随处可见的小工具,让你的育儿事半功倍。

而如果能够适当使用一些小工具来辅助,就可以减少许多烦恼。

三个随处可见的小工具,让你的育儿事半功倍

便笺纸

许多准妈妈和新妈妈都会发现,自从生活中有了“孩子”这个词,生活好像就变得格外艰难起来。以往井井有条的生活,生孩子之后,就变成了一地鸡毛。

记忆力衰退、丢三落四,做事情没了章法。孩子越长大,就越是手忙脚乱。总是在孩子睡着了才发现,不是忘了给吃水果、喝钙片,就是忘了按下电饭锅的按钮,这样的事情可以说数不胜数。

一孕傻三年。这种说法虽说没有科学依据,却是万千妈妈实实在在面对的困扰。

而最简单的应对方法,就是将日程写在纸上。

我们在很多电视剧中都看到,一些家庭主妇会把一天的安排贴在冰箱上。我们完全可以效仿,把日程写在纸上贴在冰箱上,或者准备一块黑板,然后提前安排好每天的日程。每完成一项,就划掉一项。

当你忽然觉得大脑空白,站在地板中央忘记了自己要干什么时,停下来看一眼纸条,就明了了。

这样的方法,不只有一个提示的作用,还能够把生活安排得很紧凑很充实。

更重要的是,规律生活有利于让孩子建立好的饮食、作息习惯。孩子轻松,大人也轻松。

三个随处可见的小工具,让你的育儿事半功倍 第2张

闹钟

第一次知道闹钟可以用来辅助带孩子,是因为看英国的一个儿童教育栏目——《超级保姆》。

里边的保姆会把闹钟作为惩罚孩子的一个工具来使用。当孩子犯了错误,就罚他们到特定的角落里去坐着或站着,旁边摆一个闹钟,只有闹钟响了才意味着惩罚结束。

在节目里,闹钟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于是我决定效仿。

没有闹钟的时候,孩子对于惩罚是很抵触的。别说罚站,即使罚他坐着,也是一分钟都坚持不了,最后我气急败坏,他不知所以。

有了闹钟之后,最开始的一两次,孩子因为对闹钟的好奇,坚持站完了罚站时间。罚他时,他会会认认真真地盯着闹钟看,等着它响起来。罚站的时间,就会变得很快。

几次之后,虽说对闹钟丧失了热情,但是孩子逐渐明白了罚站的意义,看到闹钟就明白,自己正在受罚。

后来我发现,闹钟不仅仅可以用于惩罚,而是在很多时候都有用。

比如,孩子要求看动画片,或者拒绝去睡觉。

每当家长说“只能再玩五分钟”“只能再看十分钟”,孩子通常会答应,但时间到了又会耍赖。而面对闹钟的提醒,孩子就会无奈接受。

比如,许多家长都在吐槽陪孩子写作业的痛苦。其实作业本身并不多,让家长痛苦的是孩子的拖延和磨蹭。而通过闹钟,就可以培养孩子专注的能力。把写作业当成游戏,限定时间让孩子来完成,若在闹钟响起之前完成一部分作业,就有小小的奖励,孩子就会有积极性。

闹钟,是提醒孩子时间的严肃性。

通过这样一个小工具,可以减少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纠缠,也能逐渐培养起孩子的好习惯。

三个随处可见的小工具,让你的育儿事半功倍 第3张

硬币

和孩子斗智斗勇,是让很多家长都头疼不已的事情。

孩子总是喜欢讨价还价,但是大人总是缺乏耐心。于是,结果不是大人妥协就是大人发飙。

可其实很多和孩子之间的拉锯战,用一枚硬币就能终结。

有一次,我催促儿子去练琴,可他总是磨蹭着不肯去。我只好给他限制了时间,说十分钟之后必须去。可他一听到我限制时间,马上来劲了,说要20分钟。来回谈了半天条件之后,我的脾气几乎呼之欲出了。

这时,我看到桌上摆着一枚硬币,就灵机一动,说,“这样吧,我们两个掷个硬币,出现数字就听我的,十分钟;出现花就听你的,十五分钟。”

儿子的兴致马上就被吸引了过来,结果是他赢了。于是我们上了十五分钟的闹钟。闹钟响后,他很愉快的就去练琴了。

也许看起来是我输了,但是事实上,如果只是约定的话,到了时间他还会磨蹭。而那天,他带着胜利的喜悦,很开心地就把琴练完了。

掷硬币的方法,更适用的其实是二胎家庭,或者在孩子和别的小朋友发生冲突的时候。

两个孩子发生矛盾,大人往往会发现根本就无法协商,谁都会说是对方的错。并不是说孩子在撒谎,而是他们并没有关注到细节,对于谁先动手,也并没有很明确的概念,因此就很容易陷入互相指责的困局当中。

这时,如果父母擅自作出判断的话,其中一个孩子就会觉得父母偏心,不够爱他。

这种时候,只要拿出一枚硬币说,“我们来掷硬币决定,如果掷到正面,A就先道歉;如果掷到反面,B就先道歉。”或者,“如果掷到正面,就姐姐先玩,如果掷到反面,就妹妹先玩。”

这种方式看起来毫无道理可讲,却总是行之有效。因为孩子的注意力,总是会被更好玩的东西吸引去。

当孩子把焦点从矛盾身上转移到游戏上,他们的情绪已经被疏解了大半。他们转而关注游戏的结果,而不是事情的结果。

这样,就能平和地解决矛盾。而孩子们之间的矛盾,通常也并不涉及原则。

当然,如果事关原则,一定不能用这种方法解决;或者说,即使当时用了这种方法,事后也一定要把道理和孩子讲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