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3岁 > 幼儿教育 > 不要过度地保护孩子,分享心理学专业妈妈的育儿心得

不要过度地保护孩子,分享心理学专业妈妈的育儿心得

来源:亲亲育儿家    阅读: 2.35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如果过度保护自己的孩子会怎么样?作为孩子的家长要做好自己的定位,教会孩子勇敢的面对生活,下面分享心理学专业妈妈的育儿心得。

我曾经是一名焦虑的妈妈。在乐乐小的时候,因为怕他磕着碰着我限制了他爬上爬下,害怕他吃饭噎着我在他已经接近两岁的时候还将食物弄的粉碎。带他出门我需要自己先下一趟楼试试温度,然后再给他挑选合适的衣服。在我认为冷的时候一定要给他加衣服,无视他一遍一遍的告诉我“妈妈,我不冷”。而乐乐的爸爸是一个十足的“完美主义者”,他不能忍受孩子的不完美:拼乐高积木不能有错误也不能走弯路,喝水、喝牛奶不能撒出来,吃饭必须吃两口菜才能吃一口肉……我们简直就是一对“焦虑夫妻档”,使用了不同的方式对他进行了我们眼里“完美的保护”,保护他免受伤害,保护他取得我们认为的良好的身体与性格。

虽然我们给予了乐乐在我们眼里看似“完美”的生活,并以他在幼年时期生病少、磕碰少为骄傲,但是在他步入幼儿园时,因为一系列适应性问题而产生了极度厌学的情绪,这给我们这个家庭一个巨大的打击,也曾一度让我和他的爸爸充满了失败感、挫折感。是的,作为一个拥有心理学背景的人,我不得不承认我在自己的育儿过程也没有做到完全科学理性,这似乎是初为人父母的一个通病,想给孩子设计一个“完美的人生”。

观察我们的身边,高度权威、过度保护的父母不在少数。我们总是认为孩子是弱小的,他们无力面对生活的困难。我们将自己放在占有优势的地位,包办着孩子本应该自己处理的事情,理所应当的是认为“为他们好”。深层次的原因是我们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怀疑和不安全感,无法忍受事情不按照我们的节奏与预想来进行,从而怀疑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为被过多的保护,没有体验失败的机会,孩子失去了很多生活体验的乐趣(不能玩看起来“危险的、脏兮兮”的游戏,我特别认同一位心理学家的话,“骨折可以短时间长好,但是胆怯在短时间无法治疗”),也无法体会经过失败后取得的成功是多么的让人高兴与自豪(回忆一下孩子小时候通过自己努力吃完一顿饭、穿好衣服的满足感),而这些正是自信建立的基础。

被过度保护的孩子缺乏解决问题和与人交往的自信与能力,当事情不能按照自己意愿发展时只能无助的暴躁或者逃避。因为我们的过度包办,乐乐的自理能力与社交技能欠缺。在他进入幼儿园后,除了要面对新环境所带来的挑战、与父母分离的焦虑,还需要他自己吃饭、上厕所、处理与小伙伴的冲突,所有的这些变化与挑战在同一时间袭来,让他情绪失控,终于在一天他将大便拉在裤子里后情绪彻底崩溃,我们不得不中断了一段时间进行调整。

当然,乐乐的适应性问题比较极端,多数孩子没有这么痛苦的过渡过程,但是也或多或少的存在抗压、抗挫折能力方面的问题。因为自己的作品被别的小朋友评价不高而大哭大闹不再上学、在玩耍过程中因为失败而大发脾气、因为被别的小朋友取笑而大打出手,相信类似的问题在我们的育儿生活中并不少见。在面对这样的情形,作为家长,你是怎么处理的呢?是不再玩这个游戏/不再和这个小朋友玩/不再去学校,选择逃避以期帮助孩子消除挫折感,还是给孩子以动力,帮助孩子来勇敢面对?

想要培养孩子内在安全感,逐步培养与实现孩子自己应对困难与挫折的能力,我认为,家长需要经过三个步骤:做好自己的定位、共情、与孩子一起面对压力。

不要过度地保护孩子,分享心理学专业妈妈的育儿心得

家长的定位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意识到,我们不是万能的,无法给孩子提供360度的保护。有句话“挫折经历的太少,才会觉得鸡毛蒜皮都是烦恼”,挫折和打击是人生的宝贵经验和财富,能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我们完全撒手不管,让孩子忽然面对生活中的所有困难和打击。我认为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对父母的定位非常好:父母应该做孩子的“过滤器”,过滤出孩子可以面对、应付的情况,然后有意识的退后。我们应该信任孩子,信任孩子的能力,而事实也证明,在放手的情况下,孩子表现出的适应性和能力也是惊人的。同时“过滤器”意味着,父母不需要为了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而人为的制造困难,而是需要在自然的环境下让孩子体会温和的挫折。

上周在乐乐的强烈要求下,我给他买了一台显微镜。在第一次使用的时候,我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弄明白不同倍数目镜、物镜搭配怎么来调整焦距(生物一直就不是我的强项),然后我跟乐乐简单的说了一下,在我的头脑里,让显微镜显示出清楚的图像来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第二次乐乐要求看显微镜的时候,因为我手头有事情,我就让他稍等我再帮助他。很长时间他都没有动静,等我忙完了去找他的时候我发现他已经自己调好了焦距在看。那一刻我真是惊呆了,在我的想象里五岁的孩子不可能成功,但是他确实成功了!

鼓励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是一个给孩子提供温和挫折的良好情境,可以满足孩子培养自信心、提升内在安全感的三个要素:孩子与养育者有紧密的情感联结、有机会感受自己对环境的控制能力、可以得到完成冒险后的满足感与奖励——一个大大的拥抱。面对挫折不是为了体验沮丧,而是为了体验克服困难后的满足感。

父母与孩子的共情

我们需要让孩子明白,在挫折中体会到负面情绪是正常的,我们需要提升的,是及时控制住不良情绪对我们的操纵并继续前行。

举例来说,有一次我因为工作上的事情遭到了一个小打击,在我焦头烂额处理手头工作的时候,又遇到了护照申请搞错需要带2个宝宝重新拍照片、快递送到家里又没人的烦心事。当时我的理智只能持续到我接完快递员电话,然后就控制不住自己了。我想大喊大叫,能感受到愤怒、着急、无奈等情绪像野马一样在我体内崩腾与叫嚣,迫不及待想冲出来。我相信每个人都体会过这种抓狂的感觉。幸好心理学的培训让我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我像吹蜡烛一个进行深呼吸后,脑子里搜索着有趣的事情,我忽然想到之前乐乐气急败坏的样子,真的跟我一模一样,然后自己被逗笑了,然后平静的投入到工作中。我想这个过程在别人看来一定是非常的滑稽。成人面对打击时,都能有如此剧烈的情绪变化,我们怎么可以苛求孩子一直保持安静?

在孩子进行“挫折训练”的过程中,家长首先需要做到“共情”。认可孩子的情绪,但是不一定需要体验和孩子一样的情绪。这个有点陈词滥调,但是确实很重要。试想这样一个情景,孩子自己喝牛奶洒了,开始嚎啕大哭,那是因为他确实体验到了挫败感,不管这个挫折在成人的眼里看起来多么的微乎其微。但是不幸的是,我们大多数成人已经忘记了自己幼年的感受,自然而然的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评判孩子的情绪。“这么小的事情哭什么哭!”“再倒一杯不就完了吗,你哭它也不可能再回来了啊!”这对孩子来说无疑是第二次伤害,试想一下在你伤心沮丧的时候,你的朋友亲人这样跟你说话,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可以先安抚孩子,然后邀请孩子一起把洒在地上的牛奶擦干净,然后和孩子一起倒一杯新的牛奶。注意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邀请孩子一起来处理,如果全部包办的话,孩子会觉得自己是一个无助的、只会闯祸的人,没有处理问题的能力,下次遇到困难他还是会用哭声来提醒你为他服务。

不要过度地保护孩子,分享心理学专业妈妈的育儿心得 第2张

在“共情”的过程中,父母应该保持平静、温和的态度,不需要体会和孩子一样的大起大落。但是做到这一点并没有那么容易。研究发现,更容易焦虑的孩子往往有同样焦虑的父母。我们经常看见面对孩子嚎啕大哭情绪崩溃的父母,这个时候,他们也仿佛变成了另外一个无助的孩子。美国的科恩博士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第二只小鸡”的理论,他发现一只惊恐的小鸡看到另外一只平静的小鸡会很快从惊恐的情绪中恢复过来,但是如果看到另外一个惊恐的小鸡,就需要更长的时间恢复。如果我们是平静的“第二只小鸡”,孩子就会更快的从负面的情绪中恢复过来。

与孩子一起面对压力

如果孩子遭遇了重大的挫折,例如亲人去世或者遭遇虐待,建议需要求助专业的心理治疗师。我们仅在这里讨论轻度与中度的挫折感。

对于帮助孩子面对挫折而言,光有情感的支持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帮助孩子获得解决问题的自信心与具体方法。孩子从我们身上学到的是,情绪过后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做的是在他需要安慰的时候给予安慰与鼓励,在他平静后邀请他再次努力(切忌用力过猛),需要帮助的时候一起想办法,成功后及时给予赞美。

如果过程中孩子表现的很反抗,请立即停止。我记得之前第一次带乐乐去医院看牙的时候,费了好大的劲我劝说他来到了医院,但是看到几个孩子被带子绑在椅子上,一直撕心裂肺的大哭,电钻声、孩子大哭声,让乐乐害怕极了,不论我们怎么劝说,他一直哭闹不停,只能放弃。之后再让乐乐踏入医院成为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过了一段时间我们选择了一家离家较近的私人牙科诊所,环境安静很多,我和前台的护士和他聊天,陪他玩耍,让他放松情绪,但是当天没做任何检查和治疗。第二次乐乐让医生检查了牙齿。但是第三次,当我们试图让他躺在治疗牙齿的那种平躺的椅子上失败了,他开始大哭,看起来事情进展一下退回到了第二步。我们再次从第二步开始,经过几次看牙经历他发现自己每次都是安全的,终于有一次他让医生完成了一颗牙齿的治疗。现在,我们仍然定期带他去看牙医,他都可以坦然的和医生聊天开玩笑了。

循序渐进的来让孩子面对挑战,每次只近一小步,如果反抗厉害,退回原位,给予安抚,稳定后再继续前行。当然,每个孩子的特质不一样,有的孩子充满冒险精神,有的孩子小心谨慎,如果你的孩子像乐乐一样是一个小心谨慎的孩子,“每次只近一小步”是个不错的方法,这个过程可能比较漫长,一定要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