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3岁 > 幼儿教育 > 了解这些敏感期,正确应对孩子的“调皮捣蛋”!

了解这些敏感期,正确应对孩子的“调皮捣蛋”!

来源:亲亲育儿家    阅读: 1.6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孩子为什么喜欢大喊大叫了?”“孩子为什么会喜欢爬上爬下?”“孩子突然变得很执拗,所有事都要按照他说顺序和方法去做,怎么回事?”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一定会有很多个瞬间让你觉得他在无理取闹。别急着发火,或许你的小天使突然变成小恶魔,只是因为他在经历着重要的敏感期。如果你能正确处理,这些看起来有些“麻烦”的敏感期还能帮助你的孩子健康发展。

吃手——口腔敏感期

刚出生几个月的孩子总喜欢把手往嘴里塞,吃起来津津有味的。家长担心吃手不卫生,给孩子把手拿出来,不到两秒钟,孩子又会重新把手放进嘴里。

了解这些敏感期,正确应对孩子的“调皮捣蛋”!

别再乐此不疲地阻止孩子了,这时候的他正经历着口腔敏感期,吃手是为了感知、探索世界。顺利度过的话孩子以后不会有用嘴啃物品的习惯,而如果家长一直阻止孩子吃手,甚至暴力制止,则有可能导致孩子无法顺利度过,造成后期仍然喜欢吃手、啃笔头、吐口水等。

正确的做法是保证孩子的手干净,孩子喜欢吃手就随他去吧!后期他可能也会发展到手上有什么物品,都想要塞到嘴里尝一尝,都不要过于紧张。

家长可以提供干净的牙胶,孩子手边的玩具经常高温消毒,杜绝细小、尖锐的零部件出现在孩子触手可及的区域。

抠洞洞——手部敏感期

和口腔敏感期后期重叠的,是手部敏感期。孩子开始对各种洞洞感兴趣,无论是家里的插线孔还是什么玩具的小洞,甚至家长的肚脐、鼻子,孩子都热衷去抠一抠。除了抠洞洞,撕纸、扔物品也是这个阶段常有的表现。

了解这些敏感期,正确应对孩子的“调皮捣蛋”! 第2张

孩子通过这些动作来展现他手部强大的能力,通过扔、抠、撕、捏等动作来了解、探索周边世界。同时这些动作也在进一步刺激、发展手部力量,促进孩子手部运动的发展。

家长需要把家里危险的洞洞保护起来,不让孩子发现。对于没有危险的,就让孩子去探索、活动、发展。平时的游戏中不妨也加进一些手部动作的互动,帮助孩子发展手部力量和手指灵活度。

爬上爬下——空间敏感期

2岁左右的孩子喜欢拉着家长的手上上下下地走台阶,遇到游乐场里的爬梯,也会努力往上爬。不仅如此,孩子还喜欢钻到柜子里、桌子下再跑出来,如此反复。玩积木也不喜欢一层一层好好搭,偏要搭几层就推倒重新来。家长守在身边难免担心孩子会摔着、磕着,带娃这项任务比以前辛苦了不少。

了解这些敏感期,正确应对孩子的“调皮捣蛋”! 第3张

孩子在这个时期开始建立起空间的概念,开始用身体感知这个空间的大小、高低和远近,他们通过跳来跳去、爬上爬下、钻进钻出来获取信息,发展他的空间智能。

这个时候家长的态度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运动发展,对孩子安全感的建立也有很大关系。我们主张带娃时家长少用口头上的“不可以”来限制孩子的活动,眼到手到少唠叨,提供相对安全的环境,孩子活动时注意在旁保护,让孩子放心、大胆挑战自己。

空间敏感期持续时间较长,一直到6岁孩子都可能热衷挑战高度,家长照看的确辛苦。

频繁说“不”——自我意识敏感期

同样在2岁左右,孩子开始变得不那么“听话”了,不管你说什么他都回你一句“不”。不吃饭、不洗澡、不回家……分分钟点燃你愤怒的火焰。不仅如此,这时候的他还很“吝啬”,自己的玩具、零食绝不愿分享给其他小朋友。

了解这些敏感期,正确应对孩子的“调皮捣蛋”! 第4张

这些都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标志。通过占有物品来区分自己和别人,宣告了那个玩具是“我”的,他才会安心。同时他也会通过反抗、说“不”来表现自己在长大。

如果你习惯用命令性的口吻和孩子沟通这时候就要注意改正了,在这个阶段使用命令性的话语会让你遭受到更多个“不”的反击。

不如尝试着用选择问话的方式跟孩子沟通。用“穿粉色的裙子还是穿红色的裙子?”、“吃苹果还是吃梨?”这样的问题来代替“咱们穿衣服好不好?”、“来吃水果吧!”能给你们的交流减掉不少障碍。

对于孩子维护自己玩具、甚至抢别人玩具的行为也不要气恼,这个时候讲大道理效果并不好。

不如帮助孩子区分开哪些是他自己的玩具、哪些是别人的,反复强调只有自己的东西自己能够做主,别人的东西自己不能做主。教孩子礼貌用语,不想让别人动自己的玩具时可以说什么来拒绝,想玩别人的玩具时要怎么提出请求。

随着孩子认知进一步发展,加上家长的引导,一般在3岁左右孩子就不会把“不”和“这是我的”挂在嘴边了。

“规则、顺序要按我的说的来”——秩序敏感期

把2岁定义成“terrible two”是有道理的,这个时期孩子高速发展,多个敏感期同时出现,确实让没经验的父母难以招架。除了前面提到的,秩序敏感期也把家长折磨得不轻。

这个阶段家长好像做什么都让孩子不满:

门铃响了,妈妈开了门,孩子不愿意,哭着说要自己开门。重新来一遍,他还是不干,说要刚才自己开门;

泡杯奶,爸爸泡完端来,孩子不喝,偏要妈妈去泡;

吃饭时候妈妈和爸爸互换了位置,不行!要换过来!

了解这些敏感期,正确应对孩子的“调皮捣蛋”! 第5张

相比其他的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显得更让家长苦恼,不知道哪一步没按孩子的想法来做,就引起一阵哭闹。因为这时候的孩子对规则和顺序极为敏感,会想让一切照常进行,而家长不会特别清楚孩子眼中正常的情况是怎样的,难免会触犯到孩子维护的“秩序”。

这时候耐住性子,听听孩子说什么,努力恢复他熟悉的样子。如果非要做出改变,比如以前是奶奶送去上学,今天要换成妈妈,那就提前跟孩子沟通,说明白为什么,这样孩子更容易接受。

不过秩序敏感期带来的可不只是苦恼,如果家长在秩序敏感期培养孩子收拾玩具、做家务,会事半功倍。在这个时候教孩子把玩具归类、毛巾摆整齐、鞋子摆好,并肯定他的这些行为,能帮助孩很快地养成好习惯。秩序敏感期一般在2-4岁,家长要把握好机会呀!

说狠话——诅咒敏感期

“不要爸爸了”、“我恨妈妈”、“我要把你杀死”——当这些恶狠狠的话从3岁左右的孩子嘴里说出来,父母真是既惊讶又伤心。

这是因为孩子发现了语言的力量,而这时候家长反应越激烈,对孩子的这种行为就越是鼓励。其实很多时候他们并不能完全理解说出来的狠话,反而是家长的反应让他们确定这句话“很厉害”。

孩子说脏话的时候家长可以告诉孩子“我不喜欢你这样说,如果你还这样说我就先不跟你玩儿了,等你不说了咱们再一起玩儿。”不过别责骂、惩罚孩子,平和的态度是帮孩子快速度过这个时期的最好武器。

如果你足够了解你的孩子,顺着他的话说下去,用引导的方式把话题引到他感兴趣的话题上去,也是很好的解决方式。

“我要嫁给他”——婚姻敏感期

当“结婚”这个词从4岁左右的孩子嘴里说出来,不要吃惊,也不要担心你家宝贝是不是早熟。

这是孩子认知社会关系中一个必经的过程,婚姻和家庭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人际结构,孩子从这里开始探索人和人的关系,并逐渐发展到认识更复杂的社会关系。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讲,对异性小伙伴的好感完全是纯心理、纯精神性的,是他们学习爱与被爱的过程。

家长不需要对孩子进行说教,放松心态跟孩子聊天。当孩子问起关于婚姻的问题时,尽量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回答,不知道怎样回答的问题也可以利用绘本解答孩子的困惑。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敏感期接连不断,本文中讲到的是一些比较容易被误解、让家长担心的。其实应对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那就是——放轻松。慌则乱,爸爸妈妈们放松心态,才有能量斩杀一切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