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3岁 > 幼儿教育 > 原来提高宝宝智商和学说话有关系,家长们看过来!

原来提高宝宝智商和学说话有关系,家长们看过来!

来源:亲亲育儿家    阅读: 2.5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早期干预对语言认知培养的重要性

小编先跟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是关于狼孩的。1920年,在印度的丛林里面发现两个小女孩,一个不久之后就死了,另外一个被发现时才一岁半。一个在丛林生活了一年半的小女孩,在人类的抚养下究竟能够发育得怎么样呢?

我们可能会认为一岁半的小女孩在人类抚养下,也能够跟正常的儿童一样说话、交流,但事实是这个小女孩在被人类抚养了两年之后,只会说两个单词,在精细动作和人类情感方面,掌握的远远不够。到她十七岁去世的时候,还没有真正学会说话,只相当于三四岁孩子的水平。

中国也有这样的狼孩、猪孩的报道,结果跟这个印度的狼孩差不多。

所以我们说前两年的语言认知培养非常重要,虽然孩子从大脑的结构上没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其实一个人智力的高低,不仅仅取决于大脑的结构,还受到后天成长环境的影响。

有些家长可能会问“我的宝宝核磁做出来看大脑结构都完全正常,为什么不会说话或者走路姿势不好呢?”其实影像学的检查方法只能够辅助我们做一些诊断,最终还是要靠宝宝临床表现来做治疗方案。

所以很多早产儿高危儿的语言能力,学龄期的学习能力、运动能力都相对比较落后,其实跟前两年没有很好的干预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在以前的临床病例中,一个宝宝出生时因为一些高危因素窒息,大脑整个半球基本上都已经空洞软化了,我们可能会觉得一半的大脑都没有,怎么可能正常生活呢?

但是因为他的妈妈是个医务工作者,早期进行了比较好的干预,所以孩子到3岁时身体很健康,评估出来有几个评分完全正常,只有个别几个可能稍微差一 点。就是说发育上的评估,包括运动能力的跑跳相对落后一点,走路姿态方面看上去跟正常小孩没什么区别。所以认知、运动、语言方面的教育跟培养,早期的干预 还是非常重要的。

原来提高宝宝智商和学说话有关系,家长们看过来!

语言是怎么产生的?

语言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它跟我们大脑的结构、处理过程有什么特点呢?我们看下面这幅图:

原来提高宝宝智商和学说话有关系,家长们看过来! 第2张

上图是一个正常人的语言处理过程,我们听到“苹果”(就是右下角pingguo这个拼音),这个词语经过耳朵的放大作用,通过听觉传入神经的信号传递,到达大脑的听觉中枢和语言处理中枢,理解了“苹果”这个含义,然后跟实际的苹果联系起来。

半岁之前的宝宝听了“苹果”这个词语,可能还是不明白含义,因为Ta的感觉性语言中枢还没有跟实物联系起来,不知道发“pingguo”这个音的时 候,就是苹果的含义。只有把实物跟语音进行配对之后,这两个语言符号有了实际的联系,我们才能够真正理解这个词语的含义。所以我们说语言是有一定规则的。

另外,语言是实物跟我们的理解相互协作的,当我们开口说“苹果”,首先我们大脑要从记忆库里面提取这个词语,然后经过发声系统:呼吸、口腔器官发出 这个声音,如果中间有些环节比如听觉障碍:我们听不到这个声音或者听觉的分辨率比较低,那么语音可能就不清楚,发音必然也会模糊。

还有一种失语症,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听到过,它可能是在车祸中受到脑外伤之后造成的,大脑里面的运动性语言中枢受到损害之后,听觉还是完好的,Ta 也知道苹果这个东西,让Ta指着图片也没问题,但是Ta表达障碍,不能发这个音;还有一种情况是Ta能发“苹果”这个音,拼音都没有问题,但是你跟Ta说 这是苹果,Ta还是不能把它跟自己发的音联系起来,这就是感觉性失语症——表达是清晰的,理解是错误的。

其实套用到孩子身上,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大脑中枢受到伤害,说不好话。所以说在早期的发声过程当中,语言要到一定程度才出现。那么孩子分别到哪个阶段有语言的理解、语言的发生、形成句子,就是接下来我们这堂课重点要讲的。

原来提高宝宝智商和学说话有关系,家长们看过来! 第3张


儿童语言发育特点分7个阶段

第1阶段 0-4个月(无意识的交流阶段)

0-4个月主要是无意识的交流阶段,宝宝可以想哭就哭,不舒服就哭,是一种单方面的表达,我们作为家长应该从宝宝出生第一天,就把Ta作为交流的个体,对宝宝不同的声音做出不同的照顾性应答。宝宝会慢慢地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发出的啼哭声能影响我们的行为。

即使这个阶段的宝宝还听不懂,有些爸妈也会对Ta说一些简单的话,特别是妈妈喜欢用比较高且夸张的声音逗宝宝,在这种情况中,宝宝也找到了交流的对象,渐渐地会产生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比如用哭声示意父母要抱了,饿了或者尿湿了需要父母的关照。

第2阶段 4-9个月(有意识的交流阶段)

到了4-9个月,宝宝从无意识交流过渡到有意识的交流,爸妈要抓住每次和宝宝交流的机会。其实之前0-4个月也是一个语言的输入,还要进行眼神的交 流,让Ta能够注意到你。4个月之后,Ta的眼神交流能力逐渐达到比较合适的一个时机,宝宝会用眼睛盯着爸妈所指的事物。在宝宝关注事物时爸妈可以趁机说 出一些玩具的名字或者用图片、视觉刺激卡等进行解释和交流。

在这个阶段,宝宝的运动能力可能还没有达到比较强的程度,这个时候是一个比较好的言语输入机会。我们可以指着身边的一些灯、球、狗之类Ta感兴趣的 事物,用简单的词语比如双唇音反复对Ta说,进行强化灌输,让Ta能够在听觉上不断的将这些词语跟事物进行对应。慢慢地ta会从理解到发声。

第3阶段 9-18个月(单词阶段)

一些语言发育早的孩子在9个多月就可以开口发声了。之前我也碰到过一对双胞胎女宝宝,9个多月时,妈妈说孩子能说话了,我问她“是不是4-9个月那 个阶段无意识的发双唇音?”妈妈说“不是”,我试了一下问孩子“妈妈在哪里呀?叫一声妈妈”,孩子果然可以比较有意识地对着妈妈准确地说出这个词语。

而大多数孩子在12个月左右才会说出这些单词。事实上有些小朋友说话可能会早一些,特别是女孩子,她左脑的语言中枢发育相对强一点,男孩子可能右脑的运动发育强一些,所以有先后很正常。

我们该怎么引导孩子说话呢?比如可以对宝宝说“妈妈给你喂奶啦”,“妈妈给你换尿布啦”,“妈妈给你喂饭啦”,在“妈妈”这个音的不断重复强化中,让Ta有一个感受语言的机会,从而能够比较早地开口说出这些音。

在这个阶段,孩子会在情境中使用自己会说的一些单词来表达意思,单词开始时发展得比较慢一些,但接着就会出现两个字组成的词组。一般来说,宝宝至少能说50个单词,才会发展词组。

因此父母在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扩大儿童的词汇量,在18个月左右,两个字的词组就会出现。这个阶段,不要纠正错误发音,融入游戏、故事情节的绘本故事,强化正确发音即可。若出现语言发音落后,更要注意关键词反复出现。

原来提高宝宝智商和学说话有关系,家长们看过来! 第4张

第4阶段 18-24个月(词组阶段)

这个时期的孩子会用单词和词组说自己的事情以及生活的环境,而且有了最初的语句形式。父母们无需再把精力放在孩子词语的内容上,而是训练孩子使用句子表达,其中包括了语法的成分,而且语言的训练应在孩子的生活环境中进行,鼓励他们与父母和其他家人交流。

在这个阶段初期,父母为孩子提供词组示范,如说“坐凳子”、“亲娃娃”这种“电报式”的说话。不过,有一条原则应当记住:语言不只是用简单的词的组合来表达意思,而是要用语法组成句子后才能说明意义。因此,在对儿童语言的干预中,父母要避免用语法不确切的话与孩子沟通。

第5阶段 24-36个月(早期造句阶段)

孩子说事物已不再局限于此时此景,还能说不在眼前的事情,能用简单的短句,如名词加上动词。宝宝还能使用代词“我、你、他”,介词“上、下”,形容词“好、坏、多、少”等等。

到36个月左右,宝宝基本上能用短句进行表达,并且开始步入完整的造句系统。我们做的早期语言评估中,都会有项目来测试孩子对代词、介词、数量形容词的掌握程度,通过听觉、视觉等方面来测试Ta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第6、7阶段 3-5岁、5岁-成人(句子及完整的语法阶段)

这两个阶段不是我们本次课程的重点,所以简单带过。第六阶段大家可以看孩子句式掌握的程度,家长在交流时也要注意做好完整的表达。我们在宝宝0-1岁时,就可以引入绘本,为Ta以后良好的阅读能力打好基础。


各月龄段的语言特点描述

接下来我们根据中国儿童的神经心理发育,单就语言这一能区,对每个月龄段的特点做一下描述。家长可以根据这些语言发育的里程碑,来对照一下自己的宝宝到哪种程度了,如果Ta在某方面有欠缺的,可以进行一些强化。

3个月宝宝能够笑出声,这是比较关键的一个指标。当然也有些宝宝可能偶尔逗笑的时候才会出现。

到了4个月,大声尖叫是宝宝比较特殊的特征性表现。经常有家长会问“我家宝宝4个月,怎么老是尖叫?会不会有什么异常?”除了非常尖锐痛苦的尖叫声需要特别注意检查外,大部分情况可能是宝宝比较开心,就会用尖叫来表达情绪,并不是异常表现。

6个月时,宝宝对自己的名字就有感应了,被叫名字的时候能够转头,会去关注一些声音,也能够知道我们的某些表情,而且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来表达情绪。

9个月的时候,宝宝会用肢体语言表示“欢迎、再见”,这需要家长在平时生活当中能够注意到,让Ta从肢体语言更好地过渡到声音的语言是非常重要 的。因为很多宝宝都是从动作的理解,才能够慢慢的过渡到声音的表达。如果9个月时有些肢体语言比如拍手、再见都不会,那么家长就要警惕宝宝的语言方面会不 会存在比其他孩子落后的地方,要引起重视,更好地强化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

15-24个月这个阶段,刚才我们在前面发育的特点里面也讲到了,2岁的宝宝慢慢的可以从单词到说词语、句子了,并且也会提问了。这个阶段的发育 里程碑,是15个月的时候,宝宝会指五官了,一般15个月的宝宝能够指出眼耳口鼻中的3个以上,18个月的宝宝能指5个。家长也需要在平时生活中有意识地 让Ta多学一些五官、肢体的词,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辅助Ta扩充词汇量。

到2岁时,宝宝已经有问句了。这个时候Ta可以说出例如“这是什么?”这样完整的句子,那么家长也要尽量能够以完整的句子来回答“那是什么”,而 不是单单以一个词语来回复,让宝宝能够更好地建立起语言表达的能力。Ta只有语言表达好了,才能够更喜欢跟人交流,更喜欢表现自己。

2-3岁这个阶段,宝宝能够指认图片了。

到了3岁,宝宝的理解能力会达到一个层次,知道例如“冷”之类比较抽象的概念,能够连续执行三个指令,让Ta做三样事情都没有问题。

刚才讲的这些情况是正常的发育标准,如果有哪些情况宝宝在这个月龄段还没有做到,家长就要引起重视,进行干预或者进一步检查,到底是正常的生理表现还是因为Ta有一些异常的结构或者伤害,导致发育迟缓。

关键指标的红灯警示

原来提高宝宝智商和学说话有关系,家长们看过来! 第5张

这里还有一个红灯警示,是提醒家长一些关键的指标,比如:

9个月的时候,声音比较少,而且不会表达情绪,也看不懂父母高兴、生气等表情,Ta自己的表情比较单一;12个月时不会用手指东西,还不会“再见”之类的手势……这些情况也要警惕,因为Ta的肢体语言表达障碍也会影响语言。

有些医生会提醒家长,如果宝宝18个月还没有开口说话,就要进行干预。其实15个月还不会说,我们也要提醒家长,看宝宝是否存在一些理解方面的问 题。如果理解方面都ok,那么Ta晚一点开口没有问题。如果在15个月的时候做了评估,显示Ta识别身边周围的事物没有反应,就要警惕宝宝是不是智力发展 落后,或者有脑损伤。

一般18个月的宝宝能够保持6-10个单词,并且分辨出不同的声音。有些听力异常是分辨率比较低,Ta听不清楚,这个情况也会影响Ta的语言。

20个月时,如果宝宝掌握的“d、t、n、l”这类辅音含量少于三个,那么Ta的语言相对就会比较贫乏,也不能明白简单的指令。

24个月的宝宝应该能够执行简单的指令了,也有些宝宝比较能干,可能周岁左右就能执行了。如果24个月的宝宝还不能明白简单的指令,这也是一个异 常信号。另外,如果词汇量少于50个单词,那么Ta所掌握的词组、句子,就不能准确地表达意思,Ta的沟通就是有障碍的,这对Ta的情绪和交流都会造成很 大的影响。

36个月的宝宝如果还不会用简单的句子,熟悉的人听不懂Ta的话,这也是语言障碍,是比较糟糕的事情。


引起语言障碍的5大原因

那么引起语言障碍的原因有哪些呢?我这里罗列了五条:

生理原因:这是相对来说比较清楚的,比如唇腭裂:发音器官有异常;或者听力有问题,比如脑损伤造成的。

智力障碍:很多是不明原因,它可能也没有明显的脑损伤,也没有器官的异常,孩子的理解力不能让Ta很好地将听觉跟语言中枢联系起来,也会影响语言的表达。

心理、性格原因:这是现在生活中比较多的,现在很多宝宝理解力都不错,智商也没问题,但18个月、20个月还 不会说话或者说的很少,这就跟家庭环境、性格内向有关了。Ta不太愿意说话,或者家长把什么事情都照顾好了,Ta也不需要讲,也有可能是爷爷奶奶带孩子, 跟宝宝交流比较少,那么Ta就失去了说话的机会。

语言环境混乱:有些家庭又有方言又有普通话,这种语言混乱的情况也会影响Ta开口说话。

自闭症:我们也叫孤独症,谱系障碍。现在自闭症越来越被重视了,以前的说法是3岁以后才诊断,但其实早期也能 够通过宝宝语言的落后、不愿意跟小朋友交往、眼神也比较少注视和交流,同时伴随一些刻板的行为等情况观察出来。自闭症导致的语言落后也是非常严重的,早期 的干预可以起到比较好的作用。有些孤独症孩子同时也会伴随智力的问题,造成语言方面的表现就是不开口说话。

孩子语言落后需要做哪些检查?

很多家长来咨询我,比如说“三岁的宝宝说话很少,或者都不会开口说话,或者只会说爸爸妈妈”,这个时候我会做哪些建议呢?会做哪些检查,或者进行哪些排除呢?

一个就是早期语言筛查量表,这个是对0-3岁孩子使用的。通过这个量表来看早期Ta的语言表达方面,听觉跟感受、理解方面,视觉表达方面是否异常,通过这三方面来评估,初筛Ta在语言发音、理解、视觉方面是否存在障碍,然后来综合筛选下一个早期语言的能力。

如果语言能力评估做出来是有异常的,那我会建议做核磁共振来排除一下大脑是否有损伤。

然后是行为问题检查,就是前面说的引起语言障碍的第5个原因,检查Ta是不是自闭行为,通过心理问卷来排除Ta是不是这方面引起的语言弱。

接着是口腔功能测评,有些孩子因为喂养得比较精细,三岁了还在吃糊状的东西,而说话是通过口腔器官如舌头、上下颌、咽喉来发音的,如果Ta的口腔功能很差,也会影响说话。

另外就是智力测评跟语言词汇的测试,智力测定可以了解Ta到的那个程度,排查语言问题是不是智力问题引起的。通过语言词汇测评了解Ta的语言词汇量达到哪种程度,可以为我们制定语言康复方案提供一个比较好的依据。

原来提高宝宝智商和学说话有关系,家长们看过来! 第6张

儿童语言发育的家庭指导

根据儿童语言发育的特点,我们应该有不同的家庭指导。

0-1岁的时候是有叫必应。宝宝有什么情况,家长都要进行回应,比如孩子哭了,那么妈妈要回应:你是饿了吗?宝宝“唉呀”一下,你要说:妈妈在这里。就是要多跟宝宝进行交流。还有就是要把身边能够识别的物体的名字告诉孩子;多运用肢体语言,例如抱抱的时候张开双手,教Ta拍手、再见等动作,这些已经之前都已经讲解过了。

1-2岁的时候,要用夸张的、慢速的语言跟宝宝交流,发生错误时也不要嘲笑Ta。同时也建议家长多留些时间跟孩子进行一对一的互动游戏,进行良好的示范,比如说“你来推车,接下来我来推”、给Ta示范小汽车会发出的“滴滴、叭叭”这种声音。因为小孩子很喜欢模仿一些动物、汽车的声音,这种互动能够起到一个模仿、学习的作用,让Ta喜欢上说话。

五官指认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学习语言的方法。另外就是绘本故事,每天晚上或其他固定的时间都可以给宝宝讲故事,让Ta喜欢上听故事,喜欢上对文字、图片的认识,进行联想。让Ta能够复述或者指出绘本故事里面一些动物、人物的名字,绘本故事可以给宝宝想象的空间。

这边也推荐一些小宝宝可以做的家庭游戏,比如图形拼图盘,可以问宝宝“这是什么形状”,告诉Ta“这是圆形”, 或者说“把圆形拿出来给妈妈”、“把圆形放到那个框框里面”,把目标语言不断重复,也可以让Ta增加理解能力。这对Ta以后学习的专注力、执行力都是非常 重要的。因为很多孩子自己玩,是一种无序的状态。抓住玩玩具的契机,做好示范和引导,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宝宝2-3岁,家长在互动中要多提问,多引导,可以用简单的句子问一些问题。目标语言要不断重复,比如“你拍球,我拍球”,把“球”放在句尾,或者“球在哪里呀?”把“球”放在句首,让Ta对这个目标词印象深刻,能够很清晰地了解到你想要表达的意思。同时要让宝宝能够放松下来,而不是你让Ta说什么就非得说什么,这个时候的效果通常都比较差。

最后解答一下妈妈们提问最多,也是很常见的一个问题:宝宝听得懂,但就是不说话怎么办?这里有几点需要提醒家长们:

内向的宝宝,都能按家长的指令行事,但是有一点难度就退缩,说话也是如此,难说的话不说,能不说的就不说。这个时候需要家长鼓励,在和宝宝互动过程中,提出发音的要求,家长要做好示范作用,又要不露痕迹。多鼓励、表扬,从简单发音的开始。

还有一种类型的孩子是只关注玩,但不听指令。这类孩子专注力相对比较差,模仿能力相对较好,不听家长指令。这个时候家长要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有条件模仿发音或动作,若做到了就立刻表扬并实现承诺。

有些宝宝因为语言障碍,而影响情感或意愿的表达,从而情绪变坏。这个时候要多疏导,忽略一些错误的行为,不要过多指责Ta的行为。家长的反应要慢一拍。

如果有前面红灯警示的情况,建议带去有语言评估或发育评估的儿保科康复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