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教育资讯 > 识字越早越多孩子越聪明?脑科学专家和老师谈识字的迷思与真相

识字越早越多孩子越聪明?脑科学专家和老师谈识字的迷思与真相

来源:亲亲育儿家    阅读: 4.95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在生活中,如下面插画中有同样遭遇、同等困惑、同级焦虑的爸妈恐怕不在少数。我们惧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又想要给孩子一个快乐游戏的童年。“识字”就是这个问题的典型缩影。孩子多大学识字合适?有什么好处?又有什么弊端?未来面临幼升小的刚性需求,到底该如何是好?

下面这两个场景是不是很熟悉?

识字越早越多孩子越聪明?脑科学专家和老师谈识字的迷思与真相

识字越早越多孩子越聪明?脑科学专家和老师谈识字的迷思与真相 第2张

迷思一

孩子识字越早越好,有助于提高记忆力,不能错过关键期。

专家解答:0-4岁是孩子着重发展感知、情绪、情感的时期,不宜过早刻意教孩子识字。如果孩子主动表现出对于文字的兴趣,家长要积极回应,亦无需刻意限制。

王琳:

孩子的发展是全面的,也是有内在规律的。0-4岁主要是发展的是关乎感知、情绪、情感方面,4-5岁之后,逻辑能力才着重发展。认字发展的是逻辑能力。而如果我们在孩子早期过于看重、发展他的认知、逻辑能力,就会限制情绪、情感方面的发展。小的时候可能感觉不出来,到了小学高年级、中学的时候就会显现出来,他的情感不容易发展的完善,会影响他的内在健全人格发展、社会人际交往能力等等,但是很少有人会跟他小时候学习太多联系起来,这可能是孩子识字过多过早的一个潜在的弊端。

为什么全世界基本上都是六岁、七岁上小学?是因为六七岁的时候,孩子的逻辑思维才开始比较好的能够发展,而且他的自控能力才能够达到他要去适应学校的这种学习生活,而在这之前他主要是靠他自己的感官感知世界的。

刘丽:

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我感觉我们有点儿过于强调记忆力了。虽然记忆很重要,是我们学习的一个基础,但从宏观生命体的整个发展进程来看,记忆力只是其中一个部分。人脑的发育,是用来完成各种事情的,包括感知觉、语言、计算、情绪、情感的发展等多个方面。人脑发育的过程是多元智能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0-4岁孩子每天吃、睡、玩儿就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剩下的时间是有限的。识字不是不可以,但是如果占据了太多的时间那就是不恰当的。识字不是这个阶段儿童发展的主要目标。幼儿阶段更需要发展动作、发展交流和交往能力。通过跟大人交往,跟小朋友交往,增长才干、发展情绪情感。

并且,书面语言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口语发展的基础上。识字,是一种书面语言的加工。幼儿阶段的个体差异非常大,也不能一刀切地说小孩子上学前就不能教他识字。我觉得可以有这种假设,如果小孩说话很早,比较流畅,那就说明他的语言能力本身发展地比较早,同时他又对文字表现出兴趣,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回应孩子识字的需求;而不能说“你还不应该学,没到学的时候呢”,我觉得这是没道理的。但如果孩子没有主动表现出需求,大人不必硬要教。

识字越早越多孩子越聪明?脑科学专家和老师谈识字的迷思与真相 第3张

迷思二

识字多是聪明的表现。

专家解答:识字多只是不同孩子不同学习路径的表现,不能下绝对的结论。

郭瑶:

其实我们在平常教学当中发现,孩子学习的路径是不一样的。有的是视觉学习,这种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其实你就会发现,他会自己去翻一些书,比较喜欢去看。有一些孩子是听觉学习,他希望去听你在讲什么东西。我们学习了之后,潜意识里还会把接收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每个孩子加工整理的方法也不太一样。有些孩子是提取关键词,然后把信息积累起来。有些孩子是把信息变成图片的形式,每个孩子的方法不一样。

识字早识字多的孩子,大多是视觉学习路径。你要说哪种路径更好?其实是没有好坏之分的。所以,说识字多的孩子比识字少的孩子聪明,也是没有依据的。

刘丽:

最近,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疗中心John Hutton教授有一项研究(见参考文献1),他们让入幼儿园前的小宝宝的父母读故事给孩子听,然后观察孩子们的大脑活动,发现在跟语言和想象相关的脑区的显著活动。虽然,之前美国儿科学会也一直在提倡早期阅读,这是第一次科学家们在这么小的孩子身上真实地看到他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的脑活动。他们接下来还研究了3-5岁学龄前儿童的阅读习惯(包括阅读频率、亲子交流、阅读书籍的类别丰富程度等)与儿童在听故事时的脑活动的关联。结果发现,那些阅读习惯好的孩子在听故事时,脑的语义加工区域活动程度更高。所以,早期阅读是很多人所提倡的。“阅读启迪智慧”,这也是大家都熟知的道理。但早期亲子阅读不等于识字。对于识字,我还没有看到这方面的研究,所以不能下这个结论。

识字越早越多孩子越聪明?脑科学专家和老师谈识字的迷思与真相 第4张

迷思三

早识字可以让孩子提前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专家解答:0-6岁甚至小学低年级阶段,亲子共读比孩子自主阅读更重要。

其实我更提倡在孩子小的时候,即使孩子识字了,还是应该亲子共读。我觉得阅读的乐趣及智慧的启迪更多的是在跟父母的交流当中实现的。甚至在小学低年级,即使孩子能够独立阅读了,有一段这种亲子共读的时光也是非常好的。虽然也许自主阅读有一定的好处,但是我不觉得这个好处在孩子早期阶段是值得倡导的,亲子共读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发展来说更重要。

学龄前大部分孩子还是属于听觉接收信息的这样一个路径,但是好像现在家长比较忽视对孩子们听觉方面需求的一个供给,更多的还是希望孩子能够自主地接收信息(例如自主阅读),我觉得这个期望和做法对孩子来说,要求稍微有点高。

当然,学龄前如果你发现孩子有这种视觉路径的需求的话,就可以大量给他买图书,让他自己挑选去读。如果你发现孩子是属于听觉方面有需求的时候,就一定得抓住这个关键期,可以大量的给孩子讲故事,读绘本,亲子共读的效果更好。

迷思四

汉字是象形文字,孩子识字如识图,不需要理解字义,这正符合幼儿识字的特点。

专家解答:现代文字中象形文字非常少,大部分孩子也很难做出图形联想,此推论并不严谨。

我觉得这个不是小孩学认字的理由。汉字只有独体字才是象形文字,比如说日、月之类的,现在大部分的汉字是形声字。我个人建议是伴随阅读学习识字。脱离了阅读的识字,不如伴随阅读的识字对小孩的发展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促进效果。

其实咱们的汉字里面,象形文字现在比较少了,更多的是形声字、会意字。我们在给孩子上课的时候,也会给他们稍微渗透象形文字的这种形成,但是会发现孩子不是那么直接的就能联想到现在的这个字。

迷思五

入学前识字多,表明孩子做好了上学的准备。

专家解答:print-sound awareness发展水平、注意力集中状况、学习兴趣和生活习惯是更有参考价值的指标。

从小学教育者的角度来说,我们判断一个孩子是否做好了上学的准备,更多的是观察孩子的生活习惯、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是否能够集中这些多方面的综合情况。

我们学校有的入学新生是从小在国外长大,汉语的听说都不是很好,更别说识字。现在小学都是零基础入学,所以,对于入学识字量多少是没有要求的。

有的学校入学时,把识字量作为考察孩子入学时能力的一项,也是学校平行分班的考量,让教学进度更均衡。家长不必太焦虑。

从我们阅读研究的角度来讲,小孩怎么样算是准备好小学阶段的识字学习了呢?不是说他认识多少字,而是他有一种print-sound awareness,就是能意识到一个符号对应一个语音。有了这个意识,孩子就具备了学习识字的能力。

对于print-sound awareness,我们一般是这么测的:举个例子,大部分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可能都不认识“电视机”这三个字,我们在给他的选项里有两个字的、三个字的,四个字的,他要是知道这三个字的就是“电视机”,我觉得这个小孩就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识字的能力了,他就能够准备好小学阶段的识字学习,没必要一定要认识“电视机”这三个字。

识字越早越多孩子越聪明?脑科学专家和老师谈识字的迷思与真相 第5张

迷思六

识字量大的孩子在入学后成绩好,更自信。

专家解答:识字量大的孩子在阅读理解方面确实有优势,但是这只是语文科目上的一个表现因素,不会也不能代表孩子的整体状态,综合能力更重要。

在我的观察里,有的学生入学时认识2000多个字,这是极少数的情况,也有一个字也不认识的学生。识字量大的孩子的优势会在阅读理解方面,但是在整个学科的思维发展方面,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比如有些孩子是视觉学习的孩子,你会发现他的接收能力也非常的快,虽然他识字量不大,或者他会写的字也相对比较少,但只要他能够在我们教学的这个进度当中,都是一样的。

区别比较明显的,就是在书写和阅读方面。识字量大的孩子可能阅读量也大,所以你会发现他在做阅读的时候,他的语感很好,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很好,词汇量也稍微要多一些。但是,识字少的孩子,如果家长会经常给他讲故事,对于他的写作,阅读理解,其实也是有帮助的,而且知识面也广。

对于自信心,在其他科目上比如英语、数学这些跟识字量都是没关系的,所以,单纯一个识字量是不会对孩子自信心有什么影响的。

识字量大,不代表阅读量也大。如果孩子入学前识字量少,但是亲子阅读的时间充分,社会活动丰富,比如跟着大人经常旅行开阔视野,加上家庭环境中对于孩子的作息时间、生活习惯、阅读兴趣的建立良好,那么孩子在学习生活中是没有问题的。现在的教育更提倡个性教育,老师的教学是会照顾到每个孩子的情况的。

在学校的学习生活里,其他科目的学习、体育运动表现、艺术方面才能等等都跟识字量无关,孩子的自信会来自多方面,不会只是因为一个识字量多少就自信或者就自卑。

迷思七

有一些文章和大V说到,学龄前孩子不应该识字,是因为“图画、色彩对于孩子想象力创造力的启发影响大于文字。识字后,孩子会只关注绘本上的文字而忽略图画了。”

专家解答:说法过于片面,文字和图画带来的想象力是不同纬度的,无大小轻重之分。而读绘本的方式和孩子关注的点也是多式多样的。

我们是不鼓励家长在孩子没有需求的时候,硬教学龄前孩子识字,但是如果孩子表现出了兴趣,家长就要积极回应孩子,不要那么教条说:这么大的孩子就不应该学识字。而且,没有任何研究说明,文字比图画缺乏想象力。大家一定不要把想象力就局限在空间想象力。除了空间以外,还有时间的维度。图画带给我们的是形象、直观的空间想象,而语言文字,带给我们的想象是能够跨越时空、超越眼前的。不是你看到这个东西,才能激发你的想象力,而当你没有看到的时候也许更能激发你的想象。

我们的大脑视觉皮层区那有一个区域叫Occipito-temporal area(颞枕联合区),在我们没学识字之前,这块区域基本上就是用来加工视觉物体的信息的。我们学了识字之后,这个区域的部分位置就用来加工文字了。曾经有过文盲跟非文盲的研究对比,发现识字的人的视觉辨别力是要更强的,尤其分辨细节的能力,而且思维的流畅性要更好(见参考文献2)。文字和图形是相辅相成的,在想象力方面没有孰强孰弱之分。

对孩子来讲,重复阅读是必要的。书都是一遍一遍看的,故事也是一遍一遍讲的。每一遍的方式可以是不一样的。我觉得可以先从读图开始,然后逐步过渡到读文字。所以,重要的是:一本书是可以反复读的,每一遍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不用担心读了图忽略了文字,或者读了文字忽略了图。

我比较崇尚建构主义的观点,就是根据小孩已有的状态去发展他下面的状态。我认为让孩子接受一本书的最好的方法是根据孩子个体的经验来设计阅读方式。举个例子,假如你家小孩刚学会说蝴蝶,拿了一本书,你一定要从第一页开始读起吗?如果是我,我就看这本书的哪一页上有蝴蝶,先从这一页开始读起。读书的方式是灵活多样的,可以考虑根据孩子的已有知识来选择读书的方式。

小 结

◎学龄前,如果孩子不是主动提出需求,家长不必强硬教授孩子识字。

◎无论孩子多大,只要他主动表现出对于识字的兴趣,家长都要给予回应,不要教条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就不能学识字。

◎伴随亲子阅读的识字,是更为合理和有效的学习识字的方式。

◎文字和图画一样能够开启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现在小学是零基础入学,入学考核识字量只是作为了解孩子情况的一个参考,家长无需焦虑。

常爸觉得,幼儿教育的原则,说千道万,归根到底就是“道法自然”。在以“听觉路径”为主的阶段,就让孩子多听,多给孩子读书;到了“视觉路径”为主的阶段,再来学习识字也不迟。如果有的孩子很早就偏向“视觉路径”学习,有自己的识字的欲望和需求,早点教识字,也不用担心什么“影响想象力和创造力”。多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尊重每个孩子的天性,才是教育之本。

参考文献

1,Reading to your preschooler creates activity in the brain that helps with verbal and image development, along with reading comprehension

2,Stanislas Dehaene, Laurent Cohen, José Morais and Régine Kolinsky. Illiterate to literate: behavioural and cerebral changes induced by reading acquisition. Nature review, 2015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