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3-6岁 > 学龄前健康 > 孩子打人家长如何处理

孩子打人家长如何处理

来源:亲亲育儿家    阅读: 7.36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一般来说孩子不会无缘无故打人,因此当发现孩子打人家长们不可不分青红皂白的责骂,首先需要了解其中的缘由,下面来具体了解一下孩子打人家长如何处理。

孩子打人家长如何处理

(1)立即制止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比如他在打别的小朋友的时候,一定要迅速抓住孩子的手制止他的攻击行为,并且告诉他打人绝对是不对的。但是需要注意的,千万不要去给孩子的行为在他面前去下定义,不要说他们“不讲道理”,说他们“欺负人”之类的。因为这个时候你还没有弄清楚他愤怒的原因,不要先妄下评论。只要强调,孩子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即使是发生时爸妈不在,老师告诉了家长,家长回家也要及时做反应。

(2)告诉他你理解他会有这样的怀情绪。

这个时候小朋友还处于愤怒或者不满的状态,先不要给他讲大道理。先要告诉他,你能理解他的坏情绪,每个人都会有好情绪,也会有坏情绪。你可以问孩子,“你是在生气吗?我理解你有这样的情绪。”这个时候不仅不要下标签,也不会指责和抱怨。

孩子打人家长如何处理

(3)问他生气发脾气的原因

从理解到了解。当孩子平和一点的时候(因为你说你能理解他的坏情绪),询问他之所以打人,不高兴,发脾气的原因。并且按照这个原因去判断接下来如何对孩子进行引导。有的时候,我们也不能一味地责怪孩子。因为有可能是别的小朋友的消极行为让他生气了,或者是别人先打了他。让孩子自己解释生气发脾气的原因。

(4)引导孩子如何正面地发泄坏情绪。

做孩子的老师。告诉他不要动手,可以严肃地告诉别人“我很生气”,或者拿着软的东西拍一拍表示生气的情绪(比如枕头什么的),找到情绪发泄的转移方式,而不是动手打人或上脚踢人。告诉孩子这些都不是正确发泄坏情绪的方式。在孩子因为生气而发怒的时候一定要这样强调。如果是孩子因为没有得到满足而发泄情绪,就一定要告诉他不能这样做的理由。比如,家里已经有几个同样的玩具了,这不是必要的东西。因为小朋友在这个时期占有欲也比较强,他们很希望得到一切想要的东西,甚至觉得东西都是他们的。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大人都应该对自己的反对给出相应的解释。做一个老师,教孩子学习负面情绪发泄的正确途径

(5)教孩子学习用正面的语言表达情绪和感受。

从行为到语言。不要停留在孩子“不能做什么”,而是告诉他“可以怎么做”,“应该如何说”。如果是因为没有满足需求不高兴,就告诉他们,“可以跟妈妈说,妈妈我想要这个玩具,但是你不给我买,我觉得很生气。”如果是别的小朋友惹他了,教他们可以对别的小朋友说,“你拿了我的玩具,我觉得很生气。”大人们一定要让孩子知道,哭闹是不会得到任何的需求满足,别人也不会了解你发脾气的原因,只有当你平心静气地告诉别人自己的需求和感受的时候,别人才真的能了解到。肢体语言是无法让他人了解到的。或者是觉得自己没有被重视,想要得到关注,教孩子说,“我希望你能陪我读这本书,你不理我,我感觉很难过”,等等。

孩子打人家长如何处理 第2张

(6)教孩子“同情心”和“共情”

问问孩子,你喜欢我打你吗?孩子说不喜欢。那问他,为什么不喜欢呢?是的,我们都害怕疼。会怕被别人打。问孩子你被打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感受?是开心吗,是高兴吗,还是害怕,是难过。得到答案后,告诉孩子,如果你都不喜欢自己被打,为什么要去打别人呢。别人也会疼,也会害怕被人打,被打了也会难过。

(7)让孩子懂得道歉

打人行为就是一个错误的行为。告诉孩子,如果是别的小朋友的错误,应该让小朋友跟自己道歉。但是打人这个行为本身就是错的,所以自己也要道歉。表现好会受到表扬,而做错事了就要勇于承担要懂得道歉。这个时候也要问问孩子,如果我打你了,你会不会难过?如果会,你希望我怎么做才能让你觉得好一点?如果我骂你,打你了,跟你道歉,说对不起,你会不会原谅我?一般情况下,孩子会慢慢懂得。如果小朋友开始还不太愿意,大人们可以先替他道歉,再引导孩子一起道歉。

(8)回顾谈话,告诉他,你爱他

在这个时候,孩子一般都会冷静下来。但是孩子的记忆也不是那么好,所以要再次和孩子一起回顾一下事情本身,把刚才强调的重点,孩子可能忘记的或者你觉得重要的态度和想法再和孩子确认一次,保证孩子已经理解了自己行为的错误性,了解正确处理坏情绪的行为和言语。最最重要的是,告诉他,你爱他,他也要懂得爱别人。而爱的表现之一就是尊重,是温柔以待。

这8个有步骤可以按照事情的情况随机应变。但是大人如果在,第一时间要给孩子这样的反应。不然的话,孩子会认为这样的行为是被认可的。他们也就不知道攻击行为的错误,更加不知道什么是正面的行为了。Repetation重复是教育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尤其是小朋友,你不断地重复不断地强调,他们就会慢慢在认知上形成发展。


学龄前健康
学龄前营养
学龄前教育
学龄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