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教育资讯 > 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夫妻俩好好说话

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夫妻俩好好说话

来源:亲亲育儿家    阅读: 1.3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很想给大家分享两个关于夫妻沟通的方法和感悟,而且觉得很必要:毕竟,我们正处在上有老、下有小、又在为生活事业打拼的阶段,亲密关系如果和谐,将是特别大的一股支撑力量……

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夫妻俩好好说话

“积极主动”的回应

有女性朋友曾和我说,我们夫妻没话说。我好奇的问,有开心的事也不说吗?

她说,说了又没什么反应,干吗自讨没趣?

这让我想起不久前发生在我和老公身上的一件事:

那天,我和一位老师聊了两个多小时,回来觉得启发很大,兴致勃勃和老公分享。

他正打游戏呢,倒是立刻放下鼠标、扭过头来听我说,可我才说了没几句,他就“嗯啊、嗯啊”的,竟然还打起了呵欠,还是好大的呵欠!

我开始有些不舒服,还是继续说,提到觉得老师给我的建议很有必要,我应该多运动、多和大自然接触时,老公突然顶着个奇困无比的脸来了一句,“我不是也早和你说过要运动了吗?”

这下我真不爽了,“亲爱的,你要是不想聊,能告诉我吗?”

他也挺委屈,“我今天有点困,很想玩会游戏就休息了,但你说聊,我就还是听啊,我也没说错什么啊,我确实也和你讲过要多运动的。”

换位思考,老公确实没做错啥,但为什么沟通的效果这么差,让我觉得不被尊重呢?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Shelly Gable通过实验发现,当伴侣和你分享好事时,有4种基本的回应方式:

积极主动:积极给予更多关于细节、感受的询问和回应,保持目光接触、表达积极的情绪(真诚的微笑、触摸、大笑等)。

积极被动:很少甚至没有积极的情绪的表达。

消极主动:表现出消极情绪,比如不快、皱眉。

消极被动:几乎没有任何目光接触,甚至转身离开。

套用我和老公沟通的例子,我才明白,原来,我之所以不爽,是因为他的回应,虽然主动,但却很消极:

积极主动:“呀!你和这个老师聊过后觉得收获好大,而且很开心,快和我说说老师还说了什么?他的建议真不错!”

积极被动:“嗯嗯,挺好的。”

消极主动:“不是早和你说过要运动了吗?”

消极被动:“赶紧睡觉吧……”或者干脆不说话走开。

显然,4种回应方式中,只有一种是可以建立良好关系的:积极主动——这意味着对方会更喜欢听你说话,也愿意和你分享他们生活中更多私密的细节,而其他几种,分分钟把天聊死,久而久之,对夫妻关系会有很大的破坏。

仔细回想,我过去真是没少踩坑啊:

比如一个典型的场景,快出门了,老公经常提醒我别忘了拿充电器、几点必须准备好——

我一般都会“嗯啊嗯啊”的应着,手里却停不下在忙的事,结果一到出门时间真来不及了,老公就会很不爽,可能一路上我们心情都不好。

避免陷入“暴力沟通”,要自己保持积极、主动、“在线”式的回应是多么重要啊……

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夫妻俩好好说话 第2张

沟通a、b、c法则

上面这个可能有点复杂,我最近还在和老公实践一个更简单、落地的方法——

还记得小朋友们玩抛球游戏什么样吗?要想球不落地,必须要专注的关注对方抛的动作、方向,还要稳稳地接住、再抛回。

夫妻间的沟通,也该如是:像抛球一样,有去有回,确保接到,也确保抛出。

a、老公抛一个球给妻子;

b、妻子收到后确认:“我收到一个红球,是你抛给我的吗?”然后妻子把球再抛回给老公;

c、老公再确认,“对的,这是我抛给你的红球”,然后老公再把球抛回给妻子。

比如,老公想和我约定上午10点出门,而且要带好充电器,我需要这样回复他,“我听到你说,上午10点要出门,而且我要带好充电器,是这样吗?”

老公:“是的,10点出门,带充电器。”

比如,我和老公说:

“今天见了老师,有很大收获,他说我应该多去运动、接触大自然。”

老公:“我听到你说今天你去见了一个老师,收获很大,他建议你多去运动、接触大自然,是这样吗?”

我:“是的。”

——这才是一个完整的沟通。

当我和老公在练习的时候,我们都发现,看起来好像很简单,实际上一字不漏的按照原文复述,是件超级难的事!偶尔我说多了,老公会打断我,“等等哈,我先复述两句,要不我记不住了……”

真的练习就会发现,自己的话仅仅被“复述”,都会觉得好感动:对方是如此仔细地在听、而且听了进去;而“抛回球”的过程,基本会解决掉90%以上的无效沟通问题,从此,有事儿说事儿、相当高效、也相当有爱。

不过看文字只是在“知道”层面,所有的技巧、心法,都离不开刻意练习,多和伴侣、尝试这样的练习吧,尤其是在孩子面前,好好说话,胜过千言万语。

当另一半告诉你一件事儿时,认真倾听,用积极主动的方式来复述、回应他们,每天再完成几次“抛球”,你就会是个沟通高手,也会感染孩子,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