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教育资讯 > 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你啊

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你啊

来源:亲亲育儿家    阅读: 6.27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有了宝宝之后,总想给他最好的,只要别人家宝宝有的,我们家宝宝也都不能落下。玩具、衣服、零食、绘本、游泳班、早教班、兴趣班……我们花了很多钱,给孩子买了很多东西,也投入了很多。可是,这样就算是给了他最好的吗?

有了宝宝之后,总想给他最好的,只要别人家宝宝有的,我们家宝宝也都不能落下。玩具、衣服、零食、绘本、游泳班、早教班、兴趣班……我们花了很多钱,给孩子买了很多东西,也投入了很多。可是,这样就算是给了他最好的吗?

如果没有最最亲爱的爸爸妈妈一起陪着他一起玩、一起笑、一起探索、一起学习,这些又有什么意义呢?

对孩子来说,最好的礼物,不是别的,就是你啊,就是你的陪伴啊。

所以,丁妈今天专门请到了陈实老师,来说一说怎样让你的陪伴,变成让孩子受益一生的礼物。

你对宝宝的陪伴有效吗?

有效陪伴,简单来说就是爸妈陪孩子做一些他想做的事情。(注意不是爸妈自己想做的,也不是爸妈自以为是孩子想做的。)

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感觉到爸爸妈妈是喜爱自己的,自己的想法和意愿他们是愿意倾听和支持的,自己的各种小情绪也能跟他们分享。

1. 陪伴 ≠ 教育

虽然对孩子来说,陪伴和教育都很重要,两者也常常相互融合,但出发点是不一样的。

陪伴的中心是孩子,家长跟随孩子的想法和节奏:「我(家长)看你(孩子)想做什么,我跟着你做,也许你能从我身上学到什么」;

教育是家长起头,要孩子跟着学,跟着做:「我(家长)知道你(孩子)需要什么,我来指导你,也许你能发现你需要这个」。

好的陪伴不仅能促进亲子关系,也能让孩子更自主自信。而这些,又都是教育的基础。

2. 怎样才有效?哪样的无效?

「人在心不在」,就是无效陪伴的典型例子,他玩玩具,你在一旁玩手机,这只能叫「看着」,不能叫「陪着」。

这种情况,孩子根本感觉不到「得到了陪伴」。

孩子对于陪伴的需求,也是质量重于时长。长期的无效陪伴会让孩子觉得很挫败,这种感觉就像缺乏交流、同床异梦的夫妻,我就在你身边,你却看不到我。

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你啊

高质量的陪伴应该怎么做?

1. 质量优先,尽力而为

高质量的陪伴并不容易,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丰富情感的投入。

家长有工作和家务需要承担,也有自己学习,休闲娱乐的需求,能用来陪伴孩子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

很多家长自己小时候也没有得到过父母高质量的陪伴,等到自己当了爹妈,在学习如何有效陪伴孩子时,自然会遇到不少困难。

所以,我要告诉大家的第一点就是:降低期待,不要苛求自己,努力让自己也享受陪伴孩子的过程。

2. 重聚时光,稳定期待

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孩子最渴求家长陪伴的时刻,就是每天回到家时的重聚时光。

迅速完成一些最必要的事情,马上全身心地陪孩子一会儿。不用很长,十五分钟就够了,然后再去做家务,处理自己的一些事情。

能再多陪陪孩子当然好,但是对孩子来说,很重要的是他能大致判断出来每一天的什么时候、哪些情形下,有可能稳定地得到父母陪伴。

这样,孩子也容易去适应父母的节奏,知道其他时候爸妈可能没法陪自己,通过管理自己的期待来避免挫败感。

3. 真诚对待

有时候家长因为某些事情心情不好,会很难给孩子有效陪伴。可以用孩子容易懂的方式,告诉孩子自己的状态。

比如用手指比划一个小圈,告诉孩子:「妈妈现在的耐心只有这么小,你可以自己玩一会儿,或者找爸爸玩,等妈妈的耐心恢复到(在空中画一个大圈)这么大的时候再陪你玩。」

这样,孩子就能够明白,自己的期待没法得到及时满足,不是因为他自己不好。

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你啊 第2张

4. 仪式的帮助

一些仪式性的动作,可以帮助家长把自己日常的一些琐事烦恼先放到一边,以便全身心地陪伴孩子。

比如,回到家就换上舒适的家居服、洗把脸,然后陪孩子;

或者把牵挂的事情简单列在一个小本子上,对自己说「记事本会帮我先存着这些事情,现在我可以放心去陪孩子了」。

5. 多倾听,少教训

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做好一个「捧哏」,让孩子能尽情地表达自己。

少一些讲道理的内容,避免教训人的口气,这会儿可不是教孩子什么具体内容的好时候。

如果孩子的想法能被家长充分的倾听,孩子也会常常想主动听家长的想法。

6. 面对面

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调整自己的姿势,尽量能互相很轻松地看到对方的面部表情和眼睛。

7. 注意非语言信息的同步

孩子的语言能力远不如成人,但是对语气,语调,表情,身体姿势这些非语言信息的敏感度非常高。

所以,家长不仅要让自己说话的内容和方式保持一致,还要与孩子当时的情绪状态保持一致。

比如,假如父母用平淡无味的语调说「我看到你好高兴啊」,孩子听了,自然会觉得好假啊。

8. 让自己变得好玩儿

陪伴孩子其实也可以成为家长享受快乐,回归童真的时光。

别端着,放轻松,让自己跟着孩子也变得好玩儿,会玩儿,陪伴会更有质量。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