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教育资讯 > 能给的你都给了,为什么孩子成绩还是不好?

能给的你都给了,为什么孩子成绩还是不好?

来源:亲亲育儿家    阅读: 2.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很多家长经常有这样的困扰:能做的都做了,能给的都给了,为什么孩子成绩就是没有起色呢?“你孩子就不是块学习的料...”有些父母可能得到过这样的答案,甚至我们的内心还可能这样暗示过自己。

可是什么叫学习的料呢?没有可以给我们明确的答案。而真实情况是,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根本没有到拼天赋的程度,换句话说,你考不上清华、北大,努力考个重本还不行吗?上不了重本,努力上个一本总该行了吧……

实际上,任何孩子都能通过努力都能达到阶段性目标,只要这个阶段性目标合理具有可行性。

既然如此,那到底是什么导致“努力”没有结果呢?

能给的你都给了,为什么孩子成绩还是不好?

很遗憾,父母的努力不是孩子的努力

学习的本质是人,没有任何人能代替孩子本身的努力。

我的一个朋友老师,她是名校毕业的资优生。毕业后进入了一家上市公司工作,拿着优渥的薪酬,她曾经和我讲述过她高中某年的奋斗史。

我高二时期班级换了班主任,由物理老师换成语文老师。每次语文不痛不痒的分数,有时还拖一下平均分,导致老班经常找我聊天。为了让他刮目相看,也为了自己高考 “不瘸腿”,我在高三开始前的那个暑假,毅然决定对我语文最差的现代文阅读“痛下杀手”。

那个暑假,我认识到了中国四大苦难之二——“八年抗战、十年内乱、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我把5+3的所有现代文做了一遍,大概一共有上百篇吧。

一开始,完全找不到思路,谁知道阅读理解的答案是怎么得到的。作者说“深蓝色的湖水”,题目问你有何含义?难道湖水不是蓝色的么?!我怎么就能读出蓝色里作者忧郁的情感和对生活的苦闷?

后来根据看不懂的答案去分析出题者的思路,去总结回答问题的规律,完全能够熟练分辨表达手法、抒情方式、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之类的常规答案词汇。

阅读了大量的优秀现代文,整理出一些做题的思路之后,就连作文也开始感觉写得舒服了。甚至让我后来喜欢上了阅读,印象深刻的就是考试时候一篇毛姆的文章让我认识了这个珠玉文字、绅士情怀的作家。

后来我语文没出过班级前五,高考也是130+的高分,还在我写字很丑的情况下。

我做的其实还并不是最狠的,大概在高二的时候,一次新学期开始,我同桌的英语成绩突然考了年级第一,上学期还在水深火热的中等偏下呢。对于我们的惊讶他非常得瑟地说:“我暑假期间。阅读、完型和选择加起来大概做了5000小题,现在就算一句话就认识三个单词,我都能大概猜出来句子含义和阅读答案。”

你能理解这句话么?当时我们就震惊了。这就是传说中可遇不可求、求也求不得的神奇的“语感”啊。得语感者得天下简直就是英文学习的真理。

后来他的英语成绩没有低过108,高考更是取得115的高分(当年我们高考满分120分)。

有些人开始反问了,你说的不就是题海战术么。这个东西都学傻了,做这么多题有什么意义啊。

不,这不是题海战术,这是征服题海的战术。

我这位朋友说:当下社会很多人最大的问题是对于这样的努力和拼搏的精神“很不屑”,典型反驳理由:学成一个书“呆子”有什么用?我就是不认真,不然我也肯定能比我班谁谁谁考得好。

这也是很多孩子挂在嘴边的话,而很多家长潜意识里居然是接受这种态度的,典型的心理表现是:我孩子脑子聪明,就是不肯学而已。

我们不否认你孩子拥有聪明的大脑,但是一颗聪明大脑的存在的首要意义是它懂得:所有你想要的,你得付出努力。

永远眼高手低,抱着小聪明沾沾自喜,那是最平凡的愚蠢。

能给的你都给了,为什么孩子成绩还是不好? 第2张

很糟糕,你付出的正是孩子最不想要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是中国式父母最常说的一句话。实际上这句话细细看,是有点悲情或者说有点无奈的,而且,对比那些优秀的家长,他们几乎是没有这个心理暗示的。

父母当然是伟大的,我们中的很多人实际上对于孩子是不求回报的,早已不是老一辈的人心中希望养儿是为了养老送终这种传统思想。我们生下孩子,即是对新生命的期待也是对我们未来生活的乐观。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我们的最大的心愿。

但亲爱的爸爸妈妈们,即使我们的初衷这般无私,也不见得我的付出就是被需要的。

无数的孩子向我表示过,他们努力学习就是为了将来高考后有一天能离开他们呆了这么多年的家。

看,多残酷!

“我知道我爸妈爱我,但他们的爱除了要求与唠叨之外,我感受不到其他。如果这就是爱,那这种爱也没什么好稀罕的。”

这是一个学生小A和我说的一句话。小A很喜欢韩国的一个男子组合,她说,她非常羡慕她的另一个同学小B的父母,甚至有时希望能成为那家的孩子。

小A学生去过小B家两次,每次进门,小B的妈妈都会微笑着迎出来对孩子说“你回来啦”,而小A的妈妈每次只会说“作业写完了吗!”

在小B家中吃饭时,小B开心地和妈妈聊喜欢的偶像,小B的妈妈也开心地听着,“他长得真帅啊,要是妈妈在你这个岁数也一定很喜欢他,听说他们出道前吃了很多苦,练歌练舞什么的,但是现在能在舞台上这么闪闪发光,努力没有白费啊。”

“对啊,觉得努力是一件很牛的事啊,希望我也能像他一样,通过努力干成我想干的事”小B说。

“没关系的,努力后即使不是想要的结果也不会有遗憾的,你只管努力就好了,妈妈永远是你粉丝。”小B的妈妈温柔的补充道。

小A被这一幕刺痛了,她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父母除了给自己报辅导班,不断地拿其他孩子比较外,从来没有一段这么自在的聊天。

我们问问自己,我们给予孩子的,也是孩子需要的吗?

能给的你都给了,为什么孩子成绩还是不好? 第3张

很现实,父母要学会如何做父母

你的生活状态就是孩子的生活状态。

这与文化程度、美丑、贫穷与富有都没与必然关系。

我的同事娜娜,从小对她的父亲充满怨恨,她的父亲严厉苛刻,在家里颐指气使。可是有一天,她去父亲的单位拿钥匙,看到在家里专横一气的父亲竟在上司面前低声下气,小心翼翼地处理手头的工作。泪水一下子流了出来——看起来那么强大的父亲,在她看不到的地方居然这么用力与胆小。

娜娜对我说:“如果时光倒回20年前,我希望我的父亲能告诉我他生活的艰难,而不是将这种艰难转换为坏脾气。我一定非常非常理解他,我希望每天早上,他穿戴整齐,和我说爸爸上班去啦,今天爸爸会努力的,你也要努力啊。”

说到这里,娜娜止不住的大哭。

父母不是天生就会,我们也要学会如何做父母。

过去的时光我们无法再挽回了,希望此刻看完这篇文章的你们,能够明白。孩子并不需要知道父母究竟为他们做了多少。孩子更希望看到,父母为了试图理解他们,做了多少。

你是如何面对生活的,你的孩子就会怎样对待生活。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