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学前教案 > 每个孩子都是小小哲学家

每个孩子都是小小哲学家

来源:亲亲育儿家    阅读: 1.4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每个孩子都是小小哲学家

把咬了一口的香蕉放到书架上?穿着袜子进浴缸?……以上场景你一定不会觉得陌生。这是孩子总会做的一些事,他们总是有着你意想不到的奇特想法。而作为成熟的、有理智的成年人,我们会在心里想:“老天爷啊,你别胡闹了!”而且很多时候我们不只是想,我们还会大声地、生气地说出来。

对孩子来说,生活是一场大型实验

这又要再次提到孩子的奇特之处了。孩子会想:为什么不能把吃了一半的香蕉放在阳光能照射到的书架上呢,也许它还会继续生长呢?进游泳池要穿衣服,那为什么袜子湿了不好,而泳裤湿了就没问题呢?

孩子想法与众不同。如果我们大人不用大脑前额皮质去评判的话,其实他们的想法是很容易理解的。脑前额中的物质会让成人先考虑行为结果,再相应地做出决定。而我们成年人在这方面明显要好于孩子,因为孩子的脑前额部分还在发育,一旦发育成熟,他们就能够预先计划、自我控制、理智思考。而什么时候能够发育成熟呢?大约要到20岁。

《小小哲学家——能从孩子身上学到的爱情、真实以及生命意义的道理》一书的作者、大脑研究专家艾莉森·高普尼克在一次访谈中解释道:“对于一个两三岁的孩子来说,所有事情都跟你设想的不一样。如果说我们成年人是用一盏头灯准确地照亮世界的话,那孩子们使用的光源则是发出亮光的灯笼,能够照亮周围所有的方向,每一个小地方都会被研究、观察、检验。对于孩子来说,生活就是一个大型的实验。”以上,是我们常常对孩子行为的误解和孩子思考的独到。

如果我们愿意耐心倾听孩子,我们会从中学到很多

记得一天,儿子的奶奶想了一个主意:要把她孙子的这些奇思妙想连同由此引发的家庭对话写进书里:比如,“天鹅能吃吗?”爷爷回答:“不行,天鹅是不能吃的。”这个还不到两岁的孩子想想,然后决定:“先煮熟,然后就能吃啦。”

一天我去逛街,看到一个4岁左右的小女孩被路边“妈妈和三个孩子”的难民广告所吸引。女孩的爸爸解释道:“这是一个带给孩子安全的妈妈。”小女孩说:“妈妈之所以叫妈妈,是因为她有勇气。”(德语“妈妈”是Mutter,而勇气是“Mut”)。这是一个孩子的世界观带给我的巨大震撼。

对于“为什么夜里3点钟在卧室里走来走去”这个问题,有一个有梦游症的男孩曾经解释道“: 他自己肯定是想要睡觉的,但是我的脚跑着呢,所以我没法睡。”孩子们不断地思考着,关于所有事情。如果把成人的大脑看成是宽广的城市大道,其中交通秩序井井有条,那么你就可以把孩子的大脑想象成中世纪的巴黎,有很多小巷,人群熙熙攘攘,孩子脑子里“居住”着各种念头、关联、评价。

美国心理学家亨利·威尔曼专门花了1年时间来分析儿童语料库CHILDES(儿童语言数据交流系统),这是一个科学数据库,其中存储了几百个儿童的日常行为用于研究。他发现,2~3岁的孩子平均每天会对12个有关联的事物进行解释,或者是提问。“泰迪熊的胳膊断了,因为我使劲旋转它的胳膊了。”或者,“凶巴巴的鹰吃肉,是因为肉符合它的口味吗?”是的,孩子本身就是一个个小小的哲学家。如果我们愿意倾听孩子,我们会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关于世界、关于自己、关于孩子。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