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宝护理 > 宝宝呵护 > 过度喂养宝宝有什么危害

过度喂养宝宝有什么危害

来源:亲亲育儿家    阅读: 2.13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发现宝宝越来越胖,特别是前几天称体重。1岁半的宝宝,竟然已经快50斤了。查了生长发育曲线,严重超标,才开始担心。但宝宝这么小,节食减肥也不现实啊?我在网上看到宝宝太胖对身体有很多危险,是真的吗?

很多人的观念里,家中有胖宝宝是有福气的事。

如果宝宝看着不够胖,可能还会收到一些热心人的提醒。

这么瘦,是不是奶不够,你得让他多吃点啊!

这孩子看着怎么这么瘦,不会是营养不良吧。

你多给做点营养的,多吃点肉就胖了。

听别人一说,有些家长也开始疑惑,只有长得胖才是好的吗?

每次看到胖宝宝,总是忍不住提醒,需要控制一下体重啦!

但十有八九被怼回来:

“宝宝长身体,多吃点才好,要不然营养跟不上。胖点没事儿,多有福气啊!”

有些话真不忍心说,但为了宝宝健康又不得不说。

在医学上,幼儿肥胖已经是一种营养性疾病。

长期肥胖会造成一系列生理、心理危害,甚至持续到成年期,增大患各种严重疾病的风险。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养胖宝宝?

虽然现在生活水平已经非常好,但很多人仍保留“多吃是福”的观念。

特别是隔代养育,长辈照顾宝宝时间比较多的家庭。

他们往往把长得胖和长得好联系在一起,从而出现过度喂养。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得“蛛丝马迹”。

● 补偿心理

一些长辈生活的年代,食物和资源都很稀缺。

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变好了,仍养成用食物表达对宝宝的爱,这样一种补偿心理。

认为热量高的食物有营养,不仅不控制饮食,还喂很多。

● 满足心理

吃穿住行,“吃”一直是排在首位的。

对宝宝好,就是要给其吃的好,并且多吃。

而且,不能“浪费”,一定要胖起来,才能证明自己喂得好,养得棒。

能多吃一口是一口,不惜“左右喂”、“追着喂”。

看着宝宝都吃完,长成肉,不要“太完美”。

● 攀比心理

不管是职场、圈层甚至小区,都是一个小社会。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胖宝宝才是好的,瘦就是不健康。”口口相传,难免让人心生彷徨。

有些人信以为真,将胖瘦,和是否长得好,自己是否带得好,直接挂钩。

嘿!不就是养胖宝宝么,老娘势在必得。

谁也别想阻挡追求胖宝宝的步伐。

以上各种心理和“养得胖=长得好”根深蒂固的思想,直接影响了喂养习惯。

再加上,没有接收到最新的育儿和营养知识,而忽视了“胖”这事儿,无论放在谁身上,都是风险大于收益的。

过度喂养宝宝有什么危害

哪怕是长身体的宝宝,依旧要承受长胖带来的危害。

过度喂养有哪些危害?

1、生理危害

● 影响生长发育

过度婴儿肥胖,最直接的后果是延缓爬行和走路的发育。

而且,过度喂养还会造成宝宝消化吸收不良、易疲劳、不爱运动等。

● 成年肥胖疾病

研究显示,大多数胖娃长大后,依旧会很胖。

目前,我国肥胖儿童已占到肥胖患者人群的25%以上,如果加上超重的儿童,总数超过35%。

世卫组织已将儿童肥胖,定为21世纪最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

营养过剩的肥胖,会让其成年后患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病、中风等疾病的风险增大很多。

2、心理危害

强迫、追喂,严重破坏家长和宝宝的关系。

长期强迫喂饭,会让宝宝对吃饭产生逆反心理。

让吃饭变得不再是享受美食的过程,而是讨厌、抵触的事。

这对宝宝未来的身体发育健康和心理,都是很大的隐患。

体重不是衡量健康与否的唯一标准。

一味想增加体重,营养摄入过量,必将产生一系列问题。

与其追求胖宝宝,不如多花心思在营养搭配上,注重营养均衡,宝宝成长更匀称、健康。

添加辅食的宝宝,尽量多引入多种食物.

从丰富食材中获得全面营养,注意不同搭配,同类互换,花样翻新,做法轮换等。

如何判断是否太胖?

肥胖的危害确实不少,但也不可否认生长发育对高脂肪饮食的需求。

并不是所有婴儿肥,都是肥胖。

有时只是稍胖,随身体机能发育,肌肉增加,脂肪得到消耗,婴儿肥会逐渐消失。

家长可将世卫组织生长发育曲线图下载打印出来,再把宝宝每阶段体重记下,标注在上面。

然后绘制出宝宝的生长曲线,最后和世卫的标准做对比,判断是否过胖。

过度喂养宝宝有什么危害 第2张

(0~5 岁男宝的体重曲线)

过度喂养宝宝有什么危害 第3张

(0~5 岁女宝的体重曲线)

宝宝已超重怎么办?

有过度喂养担忧的家长,可通过加强母乳喂养来防止过度喂养。

母乳喂养的宝宝对乳汁的摄入有自我调节能力,不像人工喂养,需遵从他人的意志。

奶粉喂养的家长,不要因为瓶子里还剩一点而鼓励全喝掉。

一周岁内的宝宝,需要充足的营养来保证发育。

如不是医生专业人士给出的喂养要求,家长不要给宝宝节食或限制食物的摄入。

一周岁以上的宝宝,家长注意合理膳食结构,饮食均衡,口味清淡,不要重口味。

两餐间吃些酸奶、水果等健康零食,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平时多活动、多消耗等。

宝宝呵护
生活护理
急救措施
体检免疫
母婴资讯